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安全论文

3.5GHZ宽带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的研究(图文)

时间:2011-04-24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是一种点对多点、提供宽带业务的无线技术。3.5GHz宽带接入系统与有线接入系统的比较:与光纤、同轴电缆等有线相比,无线通信技术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低成本、组网灵活、快速安装、维护简单等,在解决了可靠性及高吞吐传输等问题之后,无线联网方式目前已经在各个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5GHz固定无线接入参考模型如图1所示,是一种点到多点的结构。
关键词:点到多点,宽带,无线技术,有线接入系统
 

0. 引 言

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是一种点对多点、提供宽带业务的无线技术。它适用于中小企业用户和集团用户。可透明传输业务,在基站端与网络的接口为T1/E1、100Base-T、OC-3或V5接口与骨干网相连,在用户端的接口为E1、FR、N×64 kbit/s、POTS、10Base-T、ISDN接口等,可以为用户提供Internet的接入、本地用户的数据交换、语音业务和VOD视频点播业务。可选择基于电路方式、IP方式或ATM方式的设备。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可用带宽为2×31.5 MHz,需要准视距传播,支持多扇区组网,支持QPSK、16QAM、64QAM调制方式。

3.5GHz 宽带接入系统与有线接入系统的比较:与光纤、同轴电缆等有线相比,无线通信技术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低成本、组网灵活、快速安装、维护简单等,在解决了可靠性及高吞吐传输等问题之后,无线联网方式目前已经在各个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与LMDS系统的特性进行比较:3.5GHz固定无线接入与LMDS的本质区别在于空中接口部分,前者工作于3~5GHz附近,后者工作于10GHz以上频段。由于工作频段不同,决定了这两种技术在覆盖范围、系统容量、业务能力和适用范围方面的不同。

1. 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组成

3.5GHz固定无线接入参考模型如图1所示,是一种点到多点的结构。其主要系统一般包括中心站、终端站和网管系统三大部分,特殊情况下在中心站和终端站之间可以通过接力站进行中继。与终端站相接的用户(通过UNI接口)可以是单个的用户终端(TE),也可以是一个用户驻地网(CPN)。

1.1中心站

中心站〔CS〕从逻辑上可分为两个部分:中心控制站(CCS)和中心射频站〔CRS〕。中心控制站是业务汇聚部分,并提供到网络侧的接口;中心射频站是中心基带/谢频收发设备。一个CCS可以控制多个CRS。CCS和CRS可以集成实现,也可以分立实现。论文参考网。

中心站所覆盖的服务区可以划分为多个扇区,CRS天线一般使用扇区天线,每个CRS天线对应一个扇区,为扇区内的一个或多个终端站提供服务。如果有必要,CCS可以将来自各个扇区不同用户的上行业务量进行汇聚复用,提交不同的业务节点;并将来自不同业务节点的下行业务量通过CRS分送至各个扇区的用户。

1.2终端站

终端站(TS)置于用户驻地,可服务于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设备,其射频收发设备和业务控制部分可以分立实现,也可以集成实现。

终端站使用小波束角定向天线。终端站在上行方向上将来自用户终端或用户驻地网的业务适配、汇聚,通过无线链路传送到基站;在下行方向上提取本站业务,分配给终端用户。

1.3 接力站

接力站作为系统实现的可选项,用以转发中心站和终端站之间的信号,以延长中心站和终端站之间的距离。一个接力站可服务于多个终端站。接力站天线可以采用扇区天线或小波束角定向天线。

接力站设备可以按3种类型配置:

a) 同频转接接力站;

b) 基带转接接力站:基带转接接力站应具备基带再生功能,配置相应的附属单元后应可兼具终端站的功能;

c) 中频转接接力站。

建议接力站设备按照第一种方式,即同频转接方式进行配置。

1.4网管系统

网管系统完成设备基本的配置、故障、性能、安全管理以及计费信息的采集。系统应实现集中的维护管理。

1.4.1基本原则

a) 3.5GHz固定无线接入应建立一个统一的操作维护管理系统对网络及各网元设备(中心站设备、终端站设备)进行统一管理。

b) 管理系统应能提供对中心站设备、终端站设备的远程集中维护。中心站设备具有汇聚用户侧设备网管信息的功能,对终端站的集中维护管理应能在中心站远程实现。

c) 管理系统和中心站设备必须有独立的网管接口,防止非授权访问。

d) 为便于维护人员进行正常的维护活动,各设备应提供支持本地维护的接口和能力。

e) 管理系统应具备对设备进行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方面的功能,并支持对设备上报的计费信息(如每个用户端口的业务量)进行统计的能力。

1.4.2基本功能

1.4.2.1 配置管理

a) 应能对网络侧、用户侧端口的接口参数进行配置,例如:接口类型、帧格式、信令、VPI/VCI范围、管理状态和操作状态、用户端口能够同时支持的MAC地址数量、用户端口的接入速率等;

b) 应能对中心站和终端站的无线信道参数进行配置,例如:收发信道波道、发信电平、收信电平、噪声余度等,在支持多种信道带宽、调制方式、扇区角度、多址方式和极化方式的情况下,应能对上述参数进行配置;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浅议我国矿山测量中的数字化应用
下一篇论文:阜阳电视台播控系统数字化改造过程及发展趋势(图文)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网络安全论文
最新网络安全论文
读者推荐的网络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