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论文

城市雨洪调蓄利用的理念与实践_低影响开发

时间:2011-07-10  作者:秩名
  此外,还有学者提出在不影响正常交通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街道路面的临时蓄水能力,既可避免重新改造地下管道的大量成本,又可延缓下游洪峰的形成[13],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在非交通拥挤和非要害地区低影响开发,对于较小型城市的空旷街区调蓄洪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2 澳大利亚

在雨水调蓄和资源化利用方面,澳大利亚南部的索尔兹伯里市发展了一个典型的城市雨水系统(the Parafield System),采用“Pump-to-Fill”的方式,将雨水收集起来利用泵站提升储存在大坝里面,并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除去杂质后作为城市工业和市政用水水源,成效显著[14],极大的增强了当地的雨水调蓄能力和雨洪管理水平。

澳大利亚学者Pavelic等[15]将含有大量悬浮颗粒物的城市雨水回灌于一个地下的石灰石蓄水层,在只接受被动的预处理和未杀菌的情况下,经过5年即能获得60%的回收率,成为可用的灌溉水来源;而在对雨水回用设施的水力学评价中,Brodie [16]研究发现多个蓄水池联用比单个蓄水池挥发损耗更低,而且对藻类爆发的抗性更强。

2.3 加拿大

2003年3月加拿大安大略州颁布了《雨水管理规划设计指南》,强调综合的处理理念,主要通过增强集水区内部的调蓄,降低汇流水平,并通过传输控制,最终进行管道控制。在2004年及随后的更新版本中,又引入水平衡目标和入流损失控制[17],加强对雨水的调蓄利用。加拿大学者研究还发现,可以通过包含全部气象条件的闭合数学解析公式来评价雨水储蓄设施的长期表现[18],为城市雨洪管理规划提供了有效参考。此外,加拿大还开发了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应用数学分析公式确定雨水蓄水池所需体积的方法,为雨水调蓄池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19]

2.4 德国

德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推广应用屋顶绿化,有效地推动了现代屋顶绿化的发展,并形成了相应的技术导则。1989年德国出台了《雨水利用设施标准(DIN1989)》,本标准主要面向住宅、商业和工业领域的雨水利用设施,针对这些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过滤,储存以及控制与监测等方面提出了较为详细的要求。在1992年和2002年德国又先后发展了“第二代”和“第三代”雨水利用技术,从理念阶段逐步进入制度化和设备的集成化阶段[20]。此外,还有研究者采用底层渗滤+紫外线消毒的方法储存和处理高密度居民区和道路表面的雨水,出水可以替代70%冲厕水的需求,同时降低了排水管道的压力和负荷[21],也是雨水调蓄利用的一种有效形式。

2.5日本

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多功能调蓄设施的研发方面,日本先后经历了准备期,发展期和飞跃期,使多功能调蓄设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22],对于雨水的调蓄效果十分明显。不仅如此,从20世纪80年代期日本建设省就开始推行雨水储留渗透计划,通过滞纳、调蓄雨水来补充涵养地下水、复活泉水、恢复河川基流等,达到削减洪峰流量,减少洪涝灾害的效果[22]。长时间的努力和积累使得日本在雨洪管理和雨水调蓄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部分雨水调蓄技术和调蓄设施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6其他国家和地区

此外,还有一些国家在雨洪调蓄利用方面的诸多举措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英国学者Ashworth[23]发现,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措施,绿色屋顶的收集雨水完全可以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标准,成为可靠的饮用水资源。Andoh等[24]则提出了“源头控制,分散储存”的思路,被证实是一种性价比较高,实用性较强的可持续排水理念。此外,英国还对渗透性地面进行了应用性研究,并对其优点和性价比进行了详细的评述,为大规模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25]

在瑞典马尔默地区,Villarreal等[26]采用包括屋顶绿化、明渠和滞留池等在内的一系列工程性优化措施对内城进行雨洪管理。结果发现屋顶绿化能有效减弱雨水径流,调蓄池则能够成功削减10年重现期的暴雨洪峰流量。在瑞典北部吕勒奥地区的研究则发现:渗水人行道、草沟/带、湿式储存池和过滤池是最适合寒冷地区的综合性雨洪调蓄设施;而干燥池、雨水渗透地面和雨水再利用则不太适合[27]

在挪威将首都废弃的机场改为居住区的过程中,Astebola等[28]采用了下凹排水沟,过滤带,湿地和储水池作为雨水的收集、储存和处理系统,效果明显。而瑞士的巴塞尔市,法律要求新建的和翻新的建筑必须建造屋顶绿化,而大量研究也表明屋顶绿化对于雨水径流缩减和污染降低有显著作用[29]。另外,爱沙尼亚也有学者研究绿色屋顶对于洪水的调蓄效果,发现对于降雨量为2.1mm的小雨,绿色屋顶可以达到85.7%的滞纳率;而对于12.1mm的降雨,滞纳效果则并不理想[30]

这些研究有效评估了雨水调蓄的不同工程技术手段及相应的调蓄能力,大大拓展了雨水调蓄设施的应用范围,为进一步推进城市雨洪管理事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同时也体现出近年来国际上雨洪管理的关注点已经从“以排为主、单纯排放”向“蓄排结合、综合利用”方向逐步转换。

3、中国城市雨洪调蓄利用的探索实践

近年来,我国在城市雨洪管理和雨水综合利用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城市雨洪资源利用已被列入水利部科技创新项目和“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低影响开发,并在宏观政策、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宏观政策方面,早在2000和2001年,水利部就编制和发布了《全国雨水集蓄利用“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和《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虽然2部规范更侧重于农业和农村雨水调蓄利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城市雨水调蓄设施的建设和应用。2006年,建设部又颁布了《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2006)》,对住宅小区中的雨水利用系统的设置、雨水收集、雨水入渗、雨水储存与回用、水质处理、调蓄排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和说明,推动了我国城市雨水调蓄利用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技术研发方面,近年来,北京、上海、宁波、天津、成都、杭州、深圳、武汉、广州、福州等许多城市均先后开展了雨洪调蓄和雨水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和实践,通过借鉴国外的BMPs、LID等理念,采用雨水花园、绿色屋顶、透水路面、低势绿地等技术设施,成效显著。在此过程中,业界的专家学者们也逐渐意识到应该针对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的不同目标合理设计调蓄设施,因地制宜的选择和应用雨洪调蓄设施[31],而城市雨洪多功能调蓄技术由于能够有效地削减洪峰流量,缓解城市内涝,同时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运用[22]

工程示范方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市雨水与水环境研究团队与国内外建筑师、景观设计师、政府部门及开发商协作,在宁波、深圳、天津、杭州、北京、成都等地开展了大量的实践工作,完成了数十个示范区的建设[32],起到了很好的宣传示范效应,带动了城市雨水的调蓄利用的潮流。此外,在奥运场馆和世博会场馆的建设中,雨水调蓄和综合利用的理念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运用,无论是实际的雨洪调蓄利用效果还是工程示范效果,都值得肯定。

当然,必须承认,在整体雨洪管理水平和具体的管理理念上,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部分城市已经认识到雨水调蓄和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开始进行城市雨水利用规划的编制和研究工作,并兴建了一系列的示范工程,但是国内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雨水综合调蓄利用体系,相应的管理理念和思路也略显不足,需要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

4、城市雨洪调蓄利用的理念探讨

结合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城市雨洪管理策略和雨洪调蓄利用的成功实践以及中国近年来的探索研究,笔者认为,目前较适宜中国现状的雨洪调蓄利用理念可以概括为“因地制宜,蓄排结合,保障安全,综合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第一个层面是“因地制宜,蓄排结合”。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方和北方城市在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上差异较大,即使同纬度的内陆和沿海城市,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的开展雨洪调蓄利用。具体而言,北方城市,尤其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洪水一直被视为宝贵的水资源,在保障防汛安全的前提下,调蓄利用是第一位的。而对于南方城市,城市内河内湖水系发达、城市可用空地较多的,同样具有较大的调蓄潜能,也应当尽可能的调蓄和滞纳雨水,这样既可以削减洪峰,减轻排水管道的压力,又可以减少排入外江外河的污染。而对于南方河网水系并不发达、城市建筑紧密,可利用空间较少的城市,城市滞纳调蓄雨水的容量和能力有限,应当主要考虑雨洪的排除,避免城市内涝的发生。此类城市可待地下调蓄管涵等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再进一步探索雨水调蓄利用的可能。“因地制宜”的同时,“蓄排结合”也不能忽视:不能将“蓄”、“排”简单的割裂为两个相互对立的方面,认为非“蓄”即“排”或非“排”即“蓄”,而应该站在全局的角度统筹考虑,既“蓄”又“排”——既要充分挖掘“蓄”的潜力,拓展“蓄”的容量,又要充分发挥现有排水管道的效能,达到整体效益的最优化。

第二个层面是“保障安全,综合利用”。无论如何,城市的防汛安全仍然是摆在第一位的,只有在确保了城市安全的前提下低影响开发,雨洪的调蓄利用才有意义。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对于不同雨量和雨型的降雨,相应的“蓄排结合”手段也不尽相同。对于雨量较小和持续时间较短的降雨,由于初期冲刷效应的存在,可能携带有大量的污染物,同时水量不大,可以考虑以蓄为主,在充分发挥调蓄设施的作用后再考虑排水, 以起到初期雨水的调蓄作用。同时在蓄之后还应考虑将蓄起的初期雨水排到污水处理系统,后续干净雨水则可排放到地表受纳水体。而对于雨量较大并且历时较长的降雨,由于地表调蓄很容易达到饱和,地下调蓄管涵的容积也不可能无限放大,则应当以排为主,适当调蓄。而在利用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统筹管理,综合利用的思路,各城市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统筹兼顾,权衡利弊,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城市雨洪管理和雨水利用方案,既要考虑到全年降雨的不均匀性对雨水利用的不利影响,又要充分利用当地的雨水资源量[33]。而在雨水的利用途径上,目前主要有绿化、冲厕、洗车、冲洗地面、洗衣、消防和回补地下水等方式。在继续拓宽和探索雨水综合利用方式的同时,应该根据不同的雨水回用要求进行雨水的调蓄和收集。如果是回用作为饮用水或者其它对水质要求较高的用水,可以考虑将初期雨水弃流或截流到污水管道,再对后期污染较少的雨水进行处理回用。

5、结论与展望

随着人口的激增和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雨洪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而传统的“以排为主、单纯排放”的雨洪管理理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城市雨洪管理的需求。因此,本文简要介绍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雨洪管理策略,并综述了世界各国在雨水调蓄和综合利用方面的成功实践,通过对中国雨洪调蓄利用现状和进展的分析,提出了“因地制宜,蓄排结合,保障安全,综合利用”的新思路。该思路对于推进我国城市雨洪管理事业,尤其是雨水调蓄和综合利用事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念.基于资源化理念的城市雨水污水系统[J]. 西南给排水, 2007, 29(6): 1–4.
[2]车伍,吕放放,李俊奇,等.发达国家典型雨洪管理体系及启示[J]. 中国给水排水, 2009, 25(20): 12–17.
[3]Zhen J, Shoemaker L, Riverson J, etal. BMP Analysis System forWatershed-Based Stormwater Management[J]. J Environ Sci Health Pt A, 2006, 41: 1391–1403.
[4]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 A Literature Review [EB/OL]. http://www.toolbase.org/Home-Building-Topics/Land-Use/low-impact-development-review.
[5]Australian Government National Water Commission. Water-sensitiveurban design[EB/OL]. http://www.nwc.gov.au/www/html/216-water-sensitive-urban-design.asp?intSiteID=1.
[6]UK Roads Board. Sustainable Urban Drainage Systems (SUDS) andthe Draft Flood and Water Management Bill: Briefing for UK Roads Board [EB/OL].http://www.ukroadsliaisongroup.org/pdfs/SUDS_Briefing_UK_Roads_Board-web.pdf.
[7]Obropta C C, Kardos J S. Review of urban stormwater qualitymodels: deterministic, stochastic and hybrid approaches[J]. JAWRA, 2007, 43: 1508–1523.
[8]胡伟贤,何文华,黄国如,等.城市雨洪模拟技术研究进展[J]. 水科学进展, 2010, 21(1): 137–144.
[9]Asleson B C, Nestingen R S, Gulliver J S, et al. Performanceassessment of rain gardens[J]. JAWRA,2009, 45(4): 1019–1031.
[10]Vasconcelos J G, Wright S J. 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 of surges in a stormwater storage tunnel[J]. J Hydr Engrg, 2005, 131(10): 853–861.
[11]Wright S J, Vasconcelos J G, Creech CT, et al. Flow regime transition mechanisms in rapidly fillingstormwater storage tunnels[J]. Environ Fluid Mech, 2008, 8: 605–616.
[12]Vasconcelos J G, Wright S J. Investigation of rapid filling ofpoorly ventilated stormwater storage tunnels[J]. J Hydr Res, 2009, 47(5): 547–558.
[13]Guo J C Y. Street stormwater storage capacity[J]. Water Environ Res, 2000, 72(5): 626– 630.
[14]Howlett P, Piantadosi J. An Application of the Pump-to-FillPolicy for Management of Urban Stormwater[J]. Environ Model Assess, 2009, 14: 195–207.
[15]Pavelic P, Dillon P J, Barry K E, etal. Hydraulic evaluation ofaquifer storage and recovery (ASR) with urban stormwater in a brackishlimestone aquifer[J]. HydrogeolJ, 2006, 14: 1544–1555.
[16]Brodie I M. Hydrological analysis of single and dual storagesystems for stormwater harvesting[J]. Water Sci Technol, 2008, 58(5): 1039–1046.
[17]Bradford A, Gharabaghi B. Evolution of Ontario's StormwaterManagement Planning and Design Guidance[J]. Water Qual Res J Canada, 2004, 39: 343–355.
[18]Chen J Y, Adams B J. Analysis of storage facilities for urbanstormwater quantity control[J].Adv Water Resour, 2005, 28: 377–392.
[19]Guo Y P, Baetz B W. Sizing of rainwater storage units for greenbuilding applications[J]. JHydrologic Engrg, 2007, 12(2): 197–205.
[20]车武,李俊奇.从第十届国际雨水利用大会看城市雨水利用的现状与趋势[J]. 给水排水,2002, 28(3): 12–14.
[21]Nolde E. Possibilities of rainwater utilization in denselypopulated areas including precipitation runoffs from traffic surfaces[J]. Desalination, 2007, 215: 1–11.
[22]车伍,张燕,李俊奇,等.城市雨洪多功调蓄技术[J]. 给水排水, 2005,31(9): 25–29.
[23]Ashworth J. Roof collection and storage of rainwater fordrinking[J]. P I Civil Eng-watm, 2005, 158(4): 183–189.
[24]Andoh R Y G, Declerck C. A cost effective approach tostormwater management? Source control and distributed storage[J]. Water Sci Technol, 1997, 36, (8–9), 307–311.
[25]Pratt C J. Use of permeable, reservoir pavement constructionsfor stormwater treatment and storage for re-use[J]. Water Sci Technol, 1999, 39: 145–151.
[26]Villarreal E L, Bengtsson A S L. Inner city stormwater controlusing a combination of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J]. Ecol Eng, 2004, 22: 279–298.
[27]B?ckstr?m M, Viklander M. Integrated stormwater management incold climates[J]. J Environ SciHealth Pt A, 2000, 35: 1237–1249.
[28]Asteb?la S O, Hvitved-Jacobsenb T, Simonsen ?. Sustainablestormwater management at Fornebu—from an airport to an industrial andresidential area of the city of Oslo, Norway[J]. Sci Total Environ, 2004, 334–335:239–249.
[29]Berndtsson J C. Green roof performance towards management ofrunoff water quantity and quality: A review[J]. Ecol Eng, 2010, 36: 351–360.
[30]Teemusk A, Mander U. Rainwater runoff quantity and qualityperformance from a greenroof: The effects of short-term events[J]. Ecol Eng, 2007, 30: 271–277.
[31]车伍,马震.针对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的不同目标合理设计调蓄设施[J]. 中国给水排水,2009, 25(24): 5–10.
[32]车伍,王建龙,何卫华,等.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理念与实践[J]. 建设科技,2008, 21: 30–31.
[33]车伍,唐宁远,张炜,等.我国城市降雨特点与雨水利用[J]. 给水排水,2007, 33(6): 45–48.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关于濮阳市城市防汛体系问题的研究_水利工程论文
下一篇论文:城镇排水泵站集水池设计水位的确定_污水泵站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水利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水利论文
读者推荐的水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