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论文

常用超滤膜组合工艺在饮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及工程应用_水利论文

时间:2012-03-28  作者:秩名

图4 混凝/沉淀/过滤/超滤组合工艺流程图

Fig.3 Flow chart ofcoagulation/sedimentation/filtration/ultrafiltration process

位于美国明达苏尼的Columbia Heights水厂便是典型的混凝/沉淀/超滤组合工艺水厂。该水厂规模26.5万m3/d,为符合美国水质法规要求,对该水厂的原有工艺进行了改造,将传统的砂滤池改建为超滤工艺,以去除两虫,保障饮用水的微生物安全。而位于科罗拉多州的Columbine水厂则在ColumbiaHeights水厂的基础上增设二级过滤系统,使水回收率达99%[10]

此外,混凝/沉淀/过滤/超滤组合工艺也应用较广。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和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分别有一个规模为4 万m3/d和7.6万m3/d的净水厂采用此工艺水利论文,其中膜处理单元均采用了压力柱状微滤膜[11]

3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

活性炭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吸附性能,作为超滤膜的预处理工艺,可以把活性炭对低分子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和超滤膜对大分子有机物的筛分作用很好的结合,弥补超滤膜不能有效去除小分子有机污染物的缺陷。

3.1活性炭/超滤工艺的处理效果

1)对浊度及微生物的去除

由于超滤膜具有良好的筛分作用,可有效去除原水中的颗粒物质及胶体,降低原水浊度,因此活性炭/超滤工艺的出水浊度也能控制在较低水平。

表3 活性炭/超滤工艺对浊度的去除效果

Table 3 Removal of turbidityby PAC/ultrafiltration process

序号

原水浊度(NTU)

出水浊度(NTU)

参考文献

1

12~97

0.12~0.21

[19]

2

1.29~1.98

<0.1

[20]

3

0.3~0.8

<0.1

[22]

4

30.4~41.5

<0.39

[23]

2)对有机物的去处

由于活性炭对小分子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效果很好,使得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对天然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特别有效。

夏圣骥[19]等人采用该工艺净化松花江水的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超滤工艺对UV254的去除率为59%~71%,而单纯超滤工艺对UV254的去除率仅为10%。活性炭对以紫外吸光度表征的有机物去除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使平均去除率上升了53%左右。夏还指出利用活性炭作为超滤膜的预处理工艺,去除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和色度可有效缓解膜堵塞和膜污染问题,延长膜的反冲洗周期。

类似结论在裴亮[20]等人的研究中也有出现,裴以自来水为原水,单用超滤膜时对TOC的去除率在3%~31%,而采用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时,可使TOC的去除率升高至73%~78.5%。

在李伟英[21]等人去除水中藻毒素的相关研究中也发现,利用活性炭/超滤工艺可有效去除原水中的藻毒素,其效果好于单用超滤膜工艺或单用活性炭吸附技术。

潘若平、邓慧萍[24]等人采用该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时发现,在活性炭/超滤工艺连续运行110min后,对TOC和UV254有稳定的去除率,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4.8%和48.9%。

综上,采用活性炭作为超滤膜的预处理工艺,可大幅提高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率,尤其是小分子有机物的去除,同时该工艺对原水中的浊度、细菌等也有较好的控制。

3.2活性炭/超滤工艺在工程中的应用

对于活性炭/超滤工艺的工程应用,最为典型的就是法国得利满的“CRISTAL”工艺,该工艺的主要流程为高密度沉淀池或高速气浮池—粉末活性炭—压力式柱状超滤膜。“CRISTAL”工艺运行时超滤膜采用错流过滤模式,膜反冲洗时粉末活性炭随反冲洗废水排出,并回流至沉淀池前以实现充分吸附[11]。法国Vigneux的净水厂是该工艺的典型工程,水厂规模5.5万m3/d,粉末活性碳平均投加量为8mg/L[10]。“CRISTAL”工艺在欧洲有超过12家大型水厂应用,总处理规模超过20万m3/d[13]

图5 Vigneux净水厂工艺流程图

Fig.2 Flow chart of Cityof Vigneux waterworks

4结语

混凝/超滤、常规处理/超滤及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以超滤膜为核心的饮用水处理组合工艺。超滤膜组合工艺是超滤膜与其他工艺的互补结合,能有效去除出天然水体中的有机物,控制出水浊度,确保出水的微生物安全性。

随着膜性能的不断改进和价格的日益降低,超滤膜组合工艺已显现出一定的技术和经济优势,是未来市政供水处理行业的发展方向。上述组合工艺在欧美应用较多,而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实际工程中的工艺选择,应综合考虑原水水质,现场条件,投资收益等因素,有条件的可进行必要的中试试验,以确保所选工艺的运行效果。


参考文献:
[1]闫昭辉,董秉直.混凝/超滤处理微污染原水的试验研究[J]. 净水技术,2005,24(6): 4-6
[2]HwangK J, Liu H C. Cross-flow microfiltration of aggregated substance particles [J].J Membr Sci, 2002,201(5):137-148.
[3]C. Guigui, etal. Impact of coagulation condition on the in-line coagulation/UF process fordrinking water product ion[ J] . Desalination, 2002(147): 95~ 100
[4]李海超,石岩,董秉直.超滤膜处理黄浦江原水的中试研究[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7,28(2):104-106
[5]韩宏大,吕晓龙,何文杰等.微絮凝—超滤工艺处理黄河水的试验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2008,24(21):85-87
[6]孙丽华,李圭白,李星等.用混凝-超滤法处理低温低浊水[J]. 膜科学与技术,2007,27(6):59-67
[7]张颖,顾平,齐庚申.膜技术应用于饮用水处理的进展[J]. 中国给水排水, 2001, 17( 5): 29- 32.
[8]王晓昌,王锦.混凝-超滤去除腐殖酸的实验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2,18(3):149-153.
[9]李伟英,董秉直,谭章荣等.混凝与超滤联用技术处理长江原水的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 2004,5(32):644-647.
[10]韩宏大,吕晓龙,陈杰等.超滤膜技术在水厂中的应用[J]. 供水技术,2007,,1 (5): 14-16.
[11]芮旻,曹德意,刘勇等.微/超滤膜组合饮用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J]. 供水技术,2010,26 (8): 15-19.
[12]FarahbakhshK, Svrcek C, Guest R K, et al. A review of the impact of chemicalpretreatment on low-pressure water treatment membranes[J]. J Environ Eng Sci,2004, 3(7): 237-253.
[13]王捷,张宏伟,贾辉等.预处理技术在膜饮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J].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5, 24 (5): 98-104.
[14]陆俊宇,李伟英,赵勇等.不同预处理工艺对超滤膜运行影响的中试试验研究[J]. 水处理技术,2010, 36 (6): 119-122.
[15]许航,陈卫,李为兵等.常规/超滤膜组合工艺净化湖泊水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2008,24 (15): 58-62.
[16]张艳,李圭白等.混凝沉淀/浸没式超滤膜处理东江水的中试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2009, 25 (11): 37-39.
[17]董秉直,曹达文,龚海宁等.混凝和超滤膜联用处理淮河水的中试试验[J]. 水处理技术,2004, 30 (6): 356-358.
[18]董秉直,李伟英,秦祖群等.用超滤膜处理长江水[J]. 膜科学与技术,2005, 25 (1): 34-37.
[19]夏圣骥,徐斌,姚娟娟等.粉末活性炭-超滤膜工艺净化松花江水[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7, 35 (6): 133-136.
[20]裴亮,董波,姚秉华等.超滤与粉末活性炭组合工艺处理饮用水[J]. 工业用水与废水,2007, 38 (4): 24-27.
[21]谢良杰,李伟英,陈杰等.粉末活性炭-超滤膜联用工艺去除水体藻毒素的特性研究[J]. 水处理技术,2010, 36 (7): 92-99.
[22]王琳,王宝贞,王欣泽等.活性炭与超滤组合工艺深度处理饮用水[J]. 中国给水排水,2002, 18 (2):1-4.
[23]周军.粉末活性炭/超滤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的中试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2008, 24 (11):101-104.
[24]潘若平,邓慧萍,胥红等.粉末活性炭-超滤膜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试验研究[J]. 水处理技术,2010, 36 (8):104-107.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再生混凝土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应用_土渠
下一篇论文:石家庄供水集团三水厂改造及其设计_安全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水利论文
最新水利论文
读者推荐的水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