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多级串联质谱分析还可得到被测物质的结构信息。HyeYoungJi等建立了同时测定血浆中的人参皂苷Rb1和Rg1的LC/MS法,最低定量限能达到10ng/mL,克服了其它分析方法需加大口服剂量来迁就灵敏度的问题。
2.3.4.4反相HPLC法
彭中芳等用反相HPLC法测定西洋参虫草中服液中人参皂苷Rb1的含量,色柱为HpersilBDS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检测波长203nm,流速1ml/min,该方法回收率为99.1%。周庆武等用反相HPLC法测定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采用HypersilC柱为分析柱,乙腈:水(30:70,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4nm,流速为0.8ml/min。该法简便、快速、重线性好,适合于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的定量分析。
2.3.5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是以气体为流动相的一种色谱法,用这种方法检测时必须使待测样品气化挥发,但是皂苷是一种高沸点且极性大的分子,即使是脱掉糖链的皂苷元也具有较大的极性和分子量,给GC分析带来了困难。近年来在一些研究中对样品进行甲基、乙酰基衍生化处理可使皂苷成分易于被检测。同时一些研究也试图通过气相色谱法来测定分析未经衍生化处理的皂苷成分的办法。目前由于使用了高效能的色谱柱,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和微机处理,使气相色谱成为一种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的分析方法。都述虎等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穿龙薯蓣总皂苷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选用HP-1耐高温非极性毛细管柱,柱温270℃,载气(N)流速:2.0mlL/min。样品无需衍生化处理,方法简单,分离效果好。
2.3.6毛细管电泳法
毛细管电泳是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依据试样中各组分之间淌度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异而实现分离、分析物质的一类液相技术,是经典电泳技术和现代微柱分离的结合。杨伟峰等人用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MECC)法测定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e,Rb的含量取得了满意的色谱分离效果。该方法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可以同时测定两种成分,重现性好,使用溶剂量少,所得色谱图信息丰富等特点。可以用于西洋参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或品质评价。
2.4其他方法
2.4.1近红外光谱法
杨南林等在测定中药材三七皂苷类成分研究中提出一种快速无损的测定新方法——近红外光谱法。其原理是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扫描一定量的已知皂苷含量的样本,将扫描的均值与皂苷含量和一些因素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用这个数学模型去识别未知样本中皂苷的含量。杨南林在0.133%~7.040%浓度内,根据三七总皂苷在7500-4000cm的近红外吸收光谱,利用光纤远程传输技术,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校正模型,建立了在三七药材提取物中定量检测该物质的新方法,交叉验证均方差为0.159%。该方法可直接对固体样本进行扫描分析,快速、无损、不使用有机溶剂、大大减轻了分析时间和劳动强度,适合于中药工业过程在线检测。
2.4.2酶免疫分析法
NahJJ等用酶免疫分析(EIA)法定量测定了粗制总皂苷中和小鼠血浆中的人参皂苷Rf。该法快速灵敏,在粗提物中检测能达到20pg,血浆中能达到34pg。Yoon等用EIA法定性分析微量人参皂苷Rf后,又定量检测了人参皂苷Rf和Rg,并将EIA法与HPLC法进行了比较,效果良好。
3总结
综上所述,以上几种分析方法都在皂苷类成分的定量定性分析中取得了成功。目前由于研究皂苷类成分种类数目相对太少,且主要集中在大豆皂苷、甘草皂苷、人参皂苷如Rg、Rb、Rf等方面,对麦冬、桔梗、三七、酸枣仁、淫羊霍等中药中皂苷类成分的测定方法研究还有待加强,因此非常有必要进一步丰富测定方法,提高皂苷类化合物的测定水平,这对于提高中成药质量,指导合理的药剂类型设计,制定科学的药品质量标准,继承和挖掘祖国的传统医药宝藏,提高中药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红,黄卫平,王筎,等.薄层层析-比色法测定降糖安胶囊中胡芦巴皂苷B的含量[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3,15(6):513.
2 孔燕君,洪美凤.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参及三七中总皂苷含量[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0,17(1):51.
3 何克江,韩蔚,栾宏伟,等.纯化和分光光度法检测联用的人参总皂苷简易测定方法[J].药物分析杂志,2003,23(4):284.
4 张中苏,杨艳,罗晋萍,等.薄层扫描法测定龟龄集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1999,19(1):13.
5 庞焕,苏成业,汪海林,等.20(R)-人参皂苷Rg3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J].药学学报,2001,36(3):170~173.
6 李会军,李萍.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及B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0,20(2):82.
7 Hye Young Ji,Hye Won Lee,Hae Kyoung Kim,et al.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ginsenoside Rb1 and Rg1 in human plasma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J].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Analysis,2004,35(1):207.
8 彭中芳,刘声波.RP-HPLC法测定西洋参虫草口服液中人参皂苷Rb1的含量[J].中药材,2001,24(4):290.
10 周庆武,李玲玲,纪标,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酸枣仁颗粒中酸枣仁皂苷A与酸枣仁皂苷B的含量[J].时珍国医国药,2009,19(3):309.
11 都述虎,王晓华,夏重道,等.穿龙薯蓣总皂苷中薯蓣皂苷元含量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01,21(2):116.
12 杨伟峰,赵维良.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b1,Re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2):1135.
13 杨南林,瞿海斌,程翼羽,等.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三七总皂苷的方法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02,36(4):463~466.
14 Nah JJ. Preparation of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ginsenoside Rf and its enzyme immunoassay[J].Biol Pharm Bull, 2000,23(5):523.
15 Yoon S R, Nah JJ, Kim S K, et al. Detemination of ginsenoside Rf and Rg2 from Panax ginseng using enzyme immunoassay[J].ChenPharm Bull,1998,46(7):1144.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