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是斯坦尼的活经验,是《体系》基本原则被它的创立者运用于舞台创作实践的记录,伟大导演在自己创作工作过程里发表的意见,是《体系》的基本原则体现在某一具体演出中。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排演中》,(苏)托波尔科夫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57年03月出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学派演员的培养》(苏)克里斯蒂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出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苏)弗烈齐阿诺娃编,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8月出版,本书把斯坦尼体系精华分类摘录,按笔画索引,便于读者检索查阅,本书对于那些已经深入研究斯坦尼体系的研究者有很强的引导力。
戏剧表演学:《论斯氏演剧学说在我国的实践与发展》2002年12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作者胡导,此书叙述中国戏剧界在学习俄国斯坦尼体系中的表演实践,以及对体系的发展。本书内容主要涉及斯氏演剧学说的五个方面。第一、赞斯氏的“行动”说,第二、对“自我出发”诸说的质疑于争议,第三、有机天性演员的心理形体技巧,第四、“性格化”创造及有关诸创作问题,第五、“创造状态论”。
《美国电影表演艺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遗产的继承》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对美国电影的影响做了深刻的研讨,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历史影响作了全面的评述,显示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是如何汇入并成为美国电影的主流。
北京电影学院林洪桐教授的《表演艺术教程》丛书系列《芝麻芝麻把门开》、《九重城与三字经》、《多米诺跳棋围棋》(表演分析手册,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出版),和《表演学习手册》(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出版)里面也有很多的内容引用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表演理论。林洪桐教授理论专著《演员学习手册》(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出版)有一部分内容和《表演艺术教程》大致相同。
参考文献
1 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2 凯德洛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作遗产讨论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8,
3 梁伯龙,李月.戏剧表演基础[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4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论文讲演谈话书信集[C].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5 焦菊隐.焦菊隐戏剧散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6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3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1.
7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我的艺术生活[M],瞿白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8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著.演员创造角色[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9 林陵,史敏徒,郑雪来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2卷)[C].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