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本文利用三明市观测站作为代表,对三明地区45年气温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三明地区,气温特征
1引言
近100年来,全球平均温度有显著的上升趋势,我国气候也明显的变暖趋势。三明处福建西部,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本文利用三明市观测站作为代表,对三明地区45年气温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2三明地区年气温的时间
2. 1 三明地区年平均气温的时间变化
 图1为年平均气温距平图,平均值取平均气温取1961-1990年30年平均。从图1看出,1960~1974年期间,三明年平均气温是在平均值附近小幅波动,大多数年份略高于平均值;1975-1996年期间,年平均气温震荡幅度加大,1976年平均气温距平-0.7℃,1984年-0.9℃,低于平均值的年份多于高于平均值的年份,因此该时期处于相对低温期;1997-2004年期间,气温在震荡中迅速上升,该时期年平均气温均高于平均值,处于相对高温期,在1998和2003年平均气温距平分别达1.0℃和0.9℃,为该时期的两个峰值。从3年滑动年平均气温距平曲线来看,1960~1996年,基本上在±0.5℃范围内波动,除了1985年特低,滑动距平达到-0.6℃外;从1997年开始,气温明显上升。可见,三明90年代后期开始气温持续变暖,这与全国温度变化趋势大体相同。
2.2 三明年平均最高气温的时间变化
由图2可见,三明45年来最高气温变化与年平均气温变化有一些区别。图2中,从1960~1984年,最高气温是下降的,1984年,年平均最高气温距平达到这一时期的最低值-1.29℃;从1985年开始,最高气温持续上升,到2003年达到最高,距平达1.61℃。年平均最高气温3年滑动距平曲线与年平均最高气温距平曲线相近似,3年滑动距平曲线振幅在-0.82~0.98℃之间。
2.3 三明年平均最低气温的时间变化
从图3可以看出,三明最低气温45年来的变化与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总的趋势是相似的,但有一些不同,1960~1996年,年平均最低气温基本上在平均值附近振荡,振幅在-0.8~0.6℃;从1997年开始,年平均最低气温骤然上升,1997~2003年,
年平均最低气温比常年明显偏高,2002年达到峰值,距平达0.9℃;2004年,年平均最低气温距平下降到-0.2℃。
3 三明冬季(12月~2月份)气温的时间变化
3.1 三明冬季平均气温的变化
 三明冬季气温(图4)同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是大体相近,但在变化特征上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冬季平均气温的变化幅度非常大,有明显的跳跃特征,变化范围在-2.4~2.0℃之间。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冬季平均气温距平正负相间出现,基本上呈准两年振荡,且总体而言,是上升的趋势;从1980年开始,冬季平均气温有一段大幅下降时期,至1984年达到波谷,距平-2.4℃,达这45年来冬季平均气温的最低值;从1985年开始,气温在振荡中迅速上升,1999年成45年来最暖和的冬季,距平达2.0℃。
年代 |
平均气温 |
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
60年代 |
10.3 |
16.1 |
9.1 |
70年代 |
10.6 |
16.1 |
9.8 |
80年代 |
10.2 |
15.5 |
9.9 |
90年代 |
11.0 |
15.9 |
10.1 |
从表1来看,三明冬季平均气温20世纪60年代接近常年,70年代偏高,80年气温略低,90年代明显偏高,达11.0℃,比80年代高出0.8℃。
3.2三明冬季平均最高气温的时间变化
三明冬季平均最高气温的变化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同冬季平均气温变化基本一致,同样在1984年达到波谷,距平值为-3.0℃;与冬季平均气温变化趋势相同,从1985年开始,冬季平均最高气温急剧上升,但上升的幅度较冬季平均气温更大,从1984~187年4年间,冬季平均最高气温上升了6.0℃;且,进入90年代后,冬季平均最高气温虽然也在上升,但幅度不大,基本上在-1~2℃范围内振荡。
从年代际变化情况来看,三明冬季平均最高气温60年代和70年略偏高,80年代偏低,90年代略偏高。
3.3 三明冬季平均最低气温的时间变化
三明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变化比较特别,除了1963年冬季平均最低气温特低外,较61~90年30年平均值低3.4℃,其余年份基本上呈准4年振荡,振荡幅度在-1.5~2.0℃之间。发表论文。但振荡有明显的特征:冬季平均最低气温较平均值高的年份逐渐增多,这意味着,其趋势还是逐渐变暖,与全国同期最低气温的变化是相同的。
从年代数据来看,趋势非常明显:冬季平均最低气温从60年代的9.1℃上升到70年代的9.8℃,再到80年代9.9℃,90年代的10.1℃。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的年代际变化是呈线性增长的。
4 三明盛夏(7~8月份)气温的时间变化
4.1 三明盛夏平均气温的变化
三明盛夏平均气温变化相对冬季平均气温变化而言,要平稳许多,振荡幅度也相对小很多。对比盛夏平均气温变化和冬季平均气温变化发现,从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纪初,两者的变化刚好是反相的,该时候的气候特征属于夏天相对凉爽而冬季相对温暖的阶段。至2002年,三明还属于凉夏阶段,而进入2003年,三明夏季气温异常升温,盛夏平均气温较常年高2.2℃,造成2003年夏季异常酷热天气,三明极端最高气温达41.2℃,创历史记录。发表论文。从2004年开始,盛夏气温又有了明显的下降,接近常年水平。
4.2 三明盛夏平均最高气温的时间变化
三明盛夏平均最高气温变化与盛夏平均气温的变化基本相似,都是在7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后期至2002年处于相对低温期,而从2003年开始,最高气温急剧上升,2004年又开始回落。
4.3 三明盛夏平均最低气温的时间变化
三明盛夏平均最低气温与盛夏平均气温和盛夏平均最高气温也是比较相似的,但振荡幅度要比盛夏平均气温要大很多,从距平从1965年的-0.71℃到1967年的0.54℃,再到1974年的-0.96℃,到1980年的0.52℃,到1986年的-0.56℃,到2003年的1.24度,盛夏平均最低气温在震荡中气温逐渐升高。
5 小结
(1)三明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从1960年到80年代初基本在平均值附近振荡,从1984年开始,呈增温态势,至1997年,气温虽然在上升期,但总体低于平均值;从1998年开始,气温明显升高,2003年达到高峰,三明出现异常酷热天气。其中,年平均最高气温的增幅最明显,2003年平均最高气温距平达2.2℃。从2004年开始,气温又有明显回落。从升温的时间来看,年平均最低气温比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高气温要早5年左右,而且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幅度也较大。总体而言,从1984年开始,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幅度比年平均气温的增温幅度要大。
(2)三明的冬季平均气温、冬季平均最高气温、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从1984年开始,冬季平均气温、冬季平均最高气温、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均有明显升高,但最增幅最大的是冬季平均气温。发表论文。
(3)三明盛夏平均气温、盛夏平均最高气温、盛夏平均最低气温45年来总体变化不大,除了2003年气温异常升高。
(4)三明地区近45年气温变化的总体特点是从1960年到90年代中后期气温变化不明显,90年代后期到2004年,气温增幅明显,其中冬季增温最明显。
参考文献
(1)任国玉等,2005,近50年中国气候变化特征,气象学报,63(6):945~946。
(2)于淑秋,2005,近50年我国日平均气温的气候变化,应用气象学报,16(6):788~7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