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论文

杨木纵向压缩回弹试验研究

时间:2011-04-21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回弹率是评定压缩木尺寸稳定性的关键指标,因为回弹率的大小是影响木材利用的主要因素,只有研究好回弹率问题才能更好地利用木材,所以一般在实际生产中接触最多的问题是木材压缩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杨木是江苏省种植面积最大的树种,只有充分了解其压缩回弹情况才能更好地利用杨木,因此,本试验研究了杨木纵向压缩回弹情况。当软化后的木材被压缩成某一形态后,其纤维素和纤维素之间发生了变化,纤维素分子无论是处于蜷曲程度降低状态或增加状态,都比原来分子能量高,因此变化趋势是恢复原来状态,即蜷曲程度降低者,趋于增加,蜷曲程度增加者,趋于减少,这种趋势再加上结晶区的牵制作用使压缩试件具有回弹性。在纵向压缩中,木材的蠕变和松弛是如何产生的呢?显然轴向纤维素大分子非结晶区发生压缩,但是它的压缩量是有限的,而且随着试件的干燥,纤维素非结晶区中纤维收缩,必将回到原来的位置,那么只有木材细胞壁大面积均匀地发生褶皱,才能使木材实现这样大的纵向压缩量,同时确保木材不发生破坏。
关键词:杨木,纵向压缩,回弹
 

回弹率是评定压缩木尺寸稳定性的关键指标,因为回弹率的大小是影响木材利用的主要因素,只有研究好回弹率问题才能更好地利用木材,所以一般在实际生产中接触最多的问题是木材压缩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杨木是江苏省种植面积最大的树种,只有充分了解其压缩回弹情况才能更好地利用杨木,因此,本试验研究了杨木纵向压缩回弹情况。

当软化后的木材被压缩成某一形态后,其纤维素和纤维素之间发生了变化,纤维素分子无论是处于蜷曲程度降低状态或增加状态,都比原来分子能量高,因此变化趋势是恢复原来状态,即蜷曲程度降低者,趋于增加,蜷曲程度增加者,趋于减少,这种趋势再加上结晶区的牵制作用使压缩试件具有回弹性。

木素是无定型物质,能适应纤维素分子链形变。当温度低于木素的软化点,木素恢复为玻璃态,能起固定纤维素形变作用,但是只有减少水分的膨胀作用,减小了分子间的距离,增加分子间摩擦力,才能真正把形状固定下来,这个过程是一个应力松弛过程。此时木材再用蒸煮法软化,纤维素非结晶区仍然出现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摩擦减小,木素软化点降低,木材就能回弹。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木材是一种粘弹性体,具有弹性和塑性两方面性质,弯曲、压缩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应力松驰过程。

当解除压力后,试件尺寸稳定后,试件没有恢复到原来尺寸,产生了蠕变和松弛。在纵向压缩中,木材的蠕变和松弛是如何产生的呢?显然轴向纤维素大分子非结晶区发生压缩,但是它的压缩量是有限的,而且随着试件的干燥,纤维素非结晶区中纤维收缩,必将回到原来的位置,那么只有木材细胞壁大面积均匀地发生褶皱,才能使木材实现这样大的纵向压缩量,同时确保木材不发生破坏。

由下列公式计算木材的回弹率:

1材料与方案

1.1 材料

I-69杨取自江苏泗阳,树龄15年生,平均胸径36cm,树干圆满通直,无偏心。锯成径切板并气干以备用,根据GB/T1933-91测定锯材的气干密度,平均密度为0.525g/cm3,变异系数为1-7.8%,气干含水率为13%,变异系数为5.9%。试件四面刨光后的规格为30mm(L)×20mm(R)×20mm(T)。论文参考。加工后的试件进行挑选,剔除肉眼可见的缺陷如腐朽、轮裂和较大的节子等,表面纹理斜度小于10°。试验以边材作为研究对象。

1.2 试验方案

采用水煮法预处理试件(在100℃水中蒸煮1h),在万能力学试验机上进行纵向压缩,最后研究压缩后试件的回弹情况。

试验分别采用煮沸法和气干法来测定杨木的纵向压缩回弹。煮沸法即把已测定了密度和含水率的试件先浸于(20±2)℃常温水中24h,再置于沸水中煮2h,取出气干后测量其长度[4]。而气干法是把压缩后的试件直接置于大气中,测量其长度。

试验的具体方案如下:

⑴ 试件压缩后立即卸压,试件的压缩率分别为8、12、16、20﹪,分别采用煮沸法和气干法,找出压缩率与回弹率之间的关系。

⑵ 试件的压缩率定为12﹪,保压时间分别为3、6、9、15、30min,采用煮沸法和气干法,找出保压时间与回弹率之间的关系和回弹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每个试验条件取4个试件,每种条件重复3次试验。

2试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2.1 压缩率对回弹的影响

此为试验方案⑴的结果,其具体数值为表1。

表1 试件(采用煮沸法)的压缩回弹结果

Tab.6-1 Theresult of compression recovery by the way of boiling samples

 

压缩率 (﹪) 回弹率Ra (﹪) 回弹率Rb (﹪) 压缩量L1 (mm) 压缩量L2 (mm)
8 88.6 91.8 0.668 0.149
12 86.4 89.9 0.825 0.194
16 81.4 90.5 1.128 0.256
20 77.6 89.9 1.355 0.306

注:Ra为试件卸载后立即测的所对应的回复率,Rb为试件压缩后经煮沸再气干时所对应的回复率,L1为煮后压缩前后试件的尺寸之差,L2为气干状态下压缩前后试件的尺寸之差。论文参考。试件在压缩率为16﹪的条件下压缩,试件的破坏率为10﹪,而在压缩率为20﹪的情况下试件的破坏率达到35﹪。

把表1中的结果绘制如图1和图2中。

压缩率是影响压缩木回弹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图1和图2表明,随着压缩率的增大,压缩木的尺寸越稳定,回弹率减小;但是,采用煮沸法处理压缩过的试件(经软化),再气干,试件的回弹率很高,均达90﹪,这是因为木素是无定型物质,能适应纤维素分子链形变。论文参考。当温度低于木素的软化点,木素恢复为玻璃态,能起固定纤维素形变作用,但是只有减少水分的膨胀作用,减小了分子间的距离,增加分子间摩擦力,才能真正把形状固定下来,这个过程是一个应力松弛过程。此时木材再用蒸煮法软化,纤维素非结晶区仍然出现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摩擦减小,木素软化点降低,木材就能回弹。图1表明,随着压缩率的增大,试件的长度压缩量也变大,压缩率为20﹪时,湿材的压缩量L1为1.355mm,比压缩率为8﹪时大0.678mm,但对于气干材的变形量来讲,其随压缩率的增加上升幅度很小。图2表明,当压缩率为20﹪时,压缩回复率Ra为77.6﹪,比压缩率为8﹪时的回复率降低了10﹪,但是压缩后的木材经煮沸后再气干所得的回弹率与压缩率的关系不太大。

综上分析可得出:在压缩率为20﹪的条件下,压缩试件具有较小的回弹率。

根据两种不同处理压缩试件的方法,可得试件在气干状态下压缩量的值。如表2。

表2 煮沸法与气干法对试件压缩量的影响

Tab.2 The influence boiling way and air drying way on compressionvalue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夏季枣树的管理与培养
下一篇论文:园林观赏树木的整形与修剪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农业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农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