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栽培技术集成示范
5.1超高产农户不断涌现
1992年腾冲县固东镇河头村龙塘社赵汝东户533.4 m28640折合666.7 m2产689.4kg农业论文,1998年施甸县水长村杨炳志1300.1 m2V06折合666.7 m2产731.7kg,2006年施甸县水长村张正福1400. 1m2YS500折合666.7m2产775.5kg、隆阳区青莲村赵富1100.1m2保大麦好8号,折合666.7 m2产683.3kg〔3〕,2007年腾冲县固东镇罗坪村山寨三组赵映忠760 m2保大麦好6号,折合666.7 m2产717.4kg,2009年腾冲县固东镇罗坪村山寨三组赵有欽800 m2云大麦2号,折合666.7 m2产720.8kg。
5.2 大面积高产典型多出出现
2005至2009年,我们在全市4县1区对多棱饲料大麦品种V24、V06、保大麦8号,二棱啤酒大麦品种YS500、保大麦6号、保大麦7号、云大麦2号等品种进行丰产样板技术集成示范种植,大面积连片出现的高产典型很多,例如2005年河图镇种植保大麦8号共6 hm2,平均7623 kg/hm2; 2007年腾冲县固东镇种植保大麦6号、7号13.3 hm2,平均9412.5 kg/hm2;200 8年隆阳区汉庄镇南哨村种植保大麦8号11.2 hm2,平均8737.5 kg/hm2,腾冲县固东镇种植保大麦6号35.1 hm2,平均8970 kg/hm2, 2009年腾冲县固东镇种植云大麦2号13.7 m2,平均9442.5 kg/hm2。
6 结论
1) 科研一定要结合生产实际才能尽快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我市集低纬气候、高原气候、季风气候和山地气候为一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农业地区,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一定要从当地生产实际出发,结合产业发展需要。
2) 饲料大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是综合措施共同应用的结果。大量生产实践说明,饲料大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是“良种、良法、良田、良制、良境”的综合应用结果,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
3) 保山亟待加快饲料大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的大面积推广应用。2009年保山市播种饲料大麦2.71万hm2,平均3210kg/hm2,从上述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结果看出,今后有望提高到4500 kg/hm2以上,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发展规划,全市“十二.五”期间饲料大麦要发展到3.33万hm2,在2009年的基础上可新增5000万kg以上优质饲料大麦,有效的支撑全市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云南省“十五”农业发展纲要,云南日报,2002.4.13
[2]郑家文,刘猛道,黄耀成.云南省啤饲大麦生产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J].大麦与谷类科学,2008(1)55-57
[3]郑家文,刘猛道,康洪灿,等.保山市啤饲大麦连作迟熟粳稻高产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 2007(4):96-98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