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科技小论文

标准农田上图入库工作的实践与研究(图文)

时间:2011-04-26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根据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全省标准农田上图入库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公司有幸参与了湖州市吴兴、南浔两区的标准农田上图入库工作,经历了前期准备、内业预处理、外业调查、内业处理、数据建库、面积汇总以及图件编制等多项工序,查清了两区范围内自1999年至2007年实施土地整理以来建成标准农田的详细情况,落实了省厅标准农田上图入库的各项技术要求,从而实现了标准农田与土地利用现状图件、数据及实地三者相一致的目标,形成了两区标准农田数据库及图件、文字等系列成果,达到了土地管理数字化、科学化的要求。通过已有资料的分析,即可确定上图的方法,根据不同情况,确定了以下几种上图方法:对于第一种情况的成果采用直接转绘法,即依据图件成果与尚未变化的境界线、权属界线以及线状地物为参照进行相对判读勾绘形成全封闭图形。区块编号:在本次入库工作中,我们根据各区域范围按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时间先后顺序统一编号,将储备项目排在最后编号的原则。
关键词:标准农田,上图,入库

 

一、引言:

根据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全省标准农田上图入库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公司有幸参与了湖州市吴兴、南浔两区的标准农田上图入库工作,经历了前期准备、内业预处理、外业调查、内业处理、数据建库、面积汇总以及图件编制等多项工序,查清了两区范围内自1999年至2007年实施土地整理以来建成标准农田的详细情况,落实了省厅标准农田上图入库的各项技术要求,从而实现了标准农田与土地利用现状图件、数据及实地三者相一致的目标,形成了两区标准农田数据库及图件、文字等系列成果,达到了土地管理数字化、科学化的要求。

二、技术流程:

三、工作方法:

1、编写技术设计书

为了顺利开度工作,在技术设计书中,提出各个工作环节的具体要求和做法,明确技术标准,规定使用软件,以MAPGIS平台为主,MAPINFO、ARCGIS为辅的路线进行操作,并对技术人员的配备以及完成时间计划都作出周密的安排。

2、收集分析已有资料和数据

收集分析已有资料和数据是准备阶段中的重要环节,主要收集了市国土资源局2007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CAD、MAPINFO的电子数据和吴兴、南浔两区1999~2007年土地整理项目以及储备项目的现状图、规划图、竣工验收图、验收批复文件等纸质资料,以及待置换用地与建设留用地两种用地类型范围线的MAPINFO数据资料。

通过分析已有资料,作出了以下几种情况的区分:

第一种情况,1999~2001年即早期土地整理项目,只有图件,无电子测绘成果。

第二种情况,部分土地整理项目虽有CAD格式的电子测绘成果,但均为独立坐标系。

第三种情况,已有的MAPINFO格式的电子数据,为北京54坐标系,需转成西安80坐标系。

第四种情况,待置换用地以及建设留用地范围线为MAPINFO格式,北京54坐标系,需转成西安80坐标系。

3、上图

通过已有资料的分析,即可确定上图的方法,根据不同情况,确定了以下几种上图方法:对于第一种情况的成果采用直接转绘法,即依据图件成果与尚未变化的境界线、权属界线以及线状地物为参照进行相对判读勾绘形成全封闭图形。在勾绘过程当中注意判读相关位置,以确保勾绘后图形和面积的准确性。

对于第二种情况仍以转绘为主要手段,在转绘前先将CAD格式文件转换成MAPGIS格式文件,再选取几个相应的明显地物点作为配准控制点进行定位校正,然后与现状数据库进行叠加,采集标准农田区块范围界线,形成全封闭图形。

在保证配准精度的基础上,当标准农田范围线与土地利用现状图斑界线基本一致时,我们采用土地利用图斑界线作为标准农田范围线。当不一致的情况时,则仍以配准好的标准农田区块范围界线为准。

对于第三种情况为MAPINFO格式成果,北京54坐标系,因该成果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参照竣工图直接转绘而来,并非实地的勘测成果。在上图过程中,先将此数据由北京54坐标转换成西安80坐标,然后与现状数据库进行叠加后进行矢量线划采集,形成全封闭图形。

4、入库

完成标准农田范围上图后,对数据质量进行了全面认真的检查,同时对跨越行政界线(不含村界)、双线道路、双线河流的项目进行分割处理,并对标准农田范围界线进行严格的拓扑错误检查。

因有部分土地整理项目存在重叠情况,按照项目批准时间顺序,先批准的项目按实际范围上图。

标准农田范围区内的建设用地并不作为标准农田区块进行上图,故将这种用地从其所在的标准农田区块中扣除。

完成上述上工作后进行预处理,通过MAPGIS平台的空间分析功能将标准农田数据层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层叠加分析,获得各范围线内的各地类面积并对标准农田区块的属性字段进行赋值。

区块编号:在本次入库工作中,我们根据各区域范围按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时间先后顺序统一编号,将储备项目排在最后编号的原则。但考虑到吴兴区与南浔区分别有项目跨到对方区的特殊性,我们采取先对吴兴区的土地整理项目与储备项目从001依次进行编号 ,南浔区在吴兴区项目编号最大号的基础上依次往下编号。

验收文号、项目备案号与项目名称的属性字段数据已在标准农田区块范围界线上图时同时输入。对于土地开发整理后耕地不全是标准农田的项目,在项目名称后加注“FR”;对于储备的项目在项目名称后加注“(储备)”。

耕地面积通过计算各范围线内的地类面积,然后将耕地面积与可调整面积相加所得。

5、面积汇总

面积汇总工作通过MAPGIS平台的空间分析功能,将标准农田数据层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叠加分析,逐块计算出标准农田区块和范围线内各地类面积。所有面积均采用高斯平面面积计算。统计标准农田调查汇总表中的面积单位采用“亩”,不保留小数。

6、图件编制

利用2007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根据《浙江省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重新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然后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套合标准农田区块范围线,标注区块编号,编制输出乡级1:10000标准农田分布图,再以乡级1:10000标准农田分布图为基础,通过计算机和人工辅助制图,编制两区的1:50000标准农田分布图。

四、分析数据与研究问题

通过上图入库工作,获得土地整理项目总数及上图面积总数。而上图面积总数会与省厅核定数产生差异。这种面积缺失现象需要认真分析原因,如规划调整、建设用地占用、测量误差等均需按照省厅的要求整改。

此外,经过标准农田上图入库工作过程,我们也发现部分标准农田的质量和管理上的问题。主要有:①虽然在标准农田建设中对道路、渠进行了配套,但部分项目实施后,由于乡镇管理主体不是很明确,标准农田建成后的后续管理跟不上,路、渠存在一定的破坏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标准农田的质量。②缺少长效管理机制。标准农田建设的实施主体是乡镇人民政府,国土管理部门作为主管单位,直接参与项目的立项、验收。但项目验收通过后就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跟踪管理,造成后续管理跟不上。论文格式。③标准农田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论文格式。标准农田建设从1999年开始至今,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周期较长,尽管项目档案整理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按照信息化的要求还存在差距。论文格式。

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①进一步完善和明确乡镇的管理主体,加大对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力度,真正确保建成的标准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②建立规范的标准农田后续管理体系,确保标准农田建成后管理到位,真正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农业生产效益。

五、上报的成果

1、标准农田层(E00格式数据);

2、标准农田调查汇总表(含Excel电子表格);

3、标准农田缺失面积汇总表(含Excel电子表格);

4、乡级1:1万标准农田分布图(含Geotif格式电子数据);

5、区级1:5万标准农田分布图(含Geotif格式电子数据);

6、工作报告(含Word电子文档);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变压器油中糠醛含量的色谱分析法(图文)
下一篇论文:测绘在房产登记中的应用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科技小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科技小论文
读者推荐的科技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