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因此称二分之三接线(如图一)。和差电流计量方式。分之三断路器接线和差电流计量方式。和差电流计量方式附加误差分析。
论文关键词:二分之三接线,计量方式,和差电流,附加误差
1.二分之三断路器接线
1.1.主接线方式
二分之三断路器接线方式中两条母线之间有3个开关串联,形成一串,从相邻的2个开关之间引出回路,即3个开关供两个回路,每个回路用1.5个开关,因此称二分之三接线(如图一)。

1.2.和差电流计量方式
二分之三断路器接线和差电流计量方式,是指两组电流互感器(以下简称CT)二次侧按照同名端方式接入电能表,流入电能表的电流可能为单组CT二次电流,也可能为两组CT和电流或差电流,其接线见图一。
1.3.不同运行状态下的电流关系
以线路Ⅰ为例分析,设流入线路Ⅰ电能表电流为 ,CT1一次电流为 ,二次电流为 ,CT2一次电流为 ,二次电流为 ,和差电流计量方式在不同运行状态下有如下电流关系。
1.3.1.线路Ⅰ向1DL、2DL供电或1DL、2DL向线路Ⅰ供电,此时电流关系 。
1.3.2.线路Ⅰ、2DL向1DL供电或1DL向线路Ⅰ、2DL供电附加误差,此时电流关系 。
1.3.3.线路Ⅰ、1DL向2DL供电或2DL向线路Ⅰ、1DL供电,此时电流关系 。
1.3.4.1DL、2DL互相供电(线路Ⅰ停电),此时电流关系为 或 。
1.3.5.线路Ⅰ和500kVⅠ母互相供电,此时电流关系 。线路Ⅰ和线路Ⅱ互相供电,此时电流关系 。
从以上分析可知,不同运行状态下流入电能表电流不同,可能为两组CT二次电流之和或二次电流之差,也有可能为单组CT1的二次电流或单组CT2的二次电流。
2.和差电流计量方式附加误差分析
2.1.两组CT电流
此时流入线路Ⅰ电能表的电流为CT1和CT2二次电流之和或二次电流之差核心期刊。
2.1.1误差一致的误差分析
设CT1和CT2的变比为 ,误差为 ,根据误差定义 (1),由此得出: (2), (3)。
2.1.1.1和电流误差分析
(4)
2.1.1.2差电流误差分析
(5), (6)
从以上分析可知,无论是和电流还是差电流,如果两组CT误差一致,则两组CT合成后的误差依然是 ,采用和差电流计量方式不会产生附加计量误差。
2.1.2.两组CT误差不一致的误差分析
实际运用中,两组CT误差不可能一致,为便于分析设CT2误差为 ,则有 (7)。
2.1.2.1.和电流计量方式附加误差分析
对于和电流,电流关系如下:



(8)
比较(8)式和(4)式可以发现,(8)式比(4)式多了一项 ,这就是两组CT误差不一致时的附加计量误差来源,该误差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影响与运行方式有关,取决于CT2一次电流 的大小,即与穿越于2DL的功率大小有关。
2.1.2.2.差电流计量方式附加误差分析
对于差电流,有差电流关系1:
 
(9)
比较(9)式和(5)式可以发现,(9)式比(5)式多了一项 ,同理,附加误差的大小取决于CT2一次电流 的大小,即与穿越于2DL的功率大小有关。
差电流关系2:

(10)
比较(10)式和(6)式可以发现,(10)式比(6)式多了一项 ,同理,附加误差的大小取决于CT2一次电流 的大小附加误差,即与穿越于2DL的功率大小有关。
2.2.单组CT电流
如果流入电能表电流为单组CT1或单组CT2的二次电流,此时无和电流或差电流关系存在,因此无任何附加计量误差。
3.线路侧单独安装电流互感器计量方式
此种计量方式是在线路侧单独安装计量用CT,不采用完整串中两台开关CT组合计量,此时无论任何运行方式,线路侧一次电流和计量用CT一次电流保持一致,流入电能表的电流始终为一组CT的二次电流,和线路侧计量CT的二次电流保持一致,无和电流或差电流关系存在,因此无附加计量误差。
4.结论
4.1二分之三断路器接线采用“和差电流”计量方式,某些运行状态下流入电能表的电流为两组CT二次电流之和或两组CT二次电流之差,如果CT误差不一致将产生非常大的附加计量误差,误差的大小取决于CT2一次电流 的大小,即与穿越于2DL的功率大小有关,大大影响计量准确性。为减少此种计量方式的附加误差,应尽量选用误差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高准确度等级电流互感器组合进行计量。
4.2二分之三断路器接线采用线路侧单独安装电流互感器计量方式,在任何运行状态下无和电流或差电流关系存在,均无附加计量误差。
4.3为减少和差电流计量方式附加误差带来的影响,建议二分之三断路器接线贸易结算电能计量装置宜采用线路侧电流互感器计量方式。
参考文献:《国家电网公司电能计量装置通用设计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