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转换过程
系统开发人员首先在支持UM L 标准(UML1.4或UML2.0)的图形化建模环境中对业务模型进行描述,生成用户实例、顺序图、类图等表示动态流程与静态结构的信息实体,这些信息实体会保存在模型库中。在进行模型信息处理时,通过U M L建模环境提供的API 对模型中的模型类别、元素、参数、约束、数据类型等元—元数据进行处理,
转换为可识别的信息模型, 然后通过规范的D T D ,生成与元模型一致的X M L 文件描述。在X M L 生成过程中,可借助一些标准的组件,如DOM(Document Object Model)、Web-DAV(Web based Distributed Authoring and Versioning)进行开发,提高X M L 文档生成的速度与质量。

图4 UML模型到XML的转换过程
因此,XML可用来存储ASIP结构的数据模型[13,14]。XML描述的ASIP模型如下:
<子模块 标号='1'>
ALU
<子模块 标号='2'>
Register
在建立ASIP数据结构的XML描述后,由于XML文档中包含所有可视化所需目标类型、名称、数量及模型之间的关系,可对其进行处理[5,6,7]。
5 小结
本文依托的项目“面向领域的ASIP系统建模与层次映射机制研究”选择UML 作为统一建模工具,在数据模型层上实现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在已经实现的模型建立与转换主界面中,集成了ROSE 建模环境,通过API 把模型信息提取出来把模型信息输出为X M L文件。在对UML 模型解析的基础上,可通过建立不同的映射规则,进一步生成模型到C++、Java 等开发环境的接口定义(IDL )和数据库描述文件。以MDA 为背景,从底层标准、四层元模型、转化流程、转化规则等角度深入、全面的分析了UML 模型、XML 模式转换原理,基于XMI 框架提出了可行的实现方案. 此研究对于MDA 转换工具、增强UML工具功能具有实践和理论价值,对于MDD 的实现具有推动作用,可促进涉及XML Schema 的技术的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杨君,李曦,王志刚,周学海,专用指令集处理器( ASIP) 系统级设计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6.10:1573-1577
[2]苏鹤年, 李曦, 王志刚, 杨君,基于语言的ASIP系统级综合方法研究[J],《微型机与应用》,2005.09
[3] Oliver Schliebusch, Andreas Hoffmann, Achim Nohl,Gunnar Braun and Heinrich Meyr, Architecture Implementation Using the Machine Description Language LISA[J]
[4]Tilman GlÖler, Heinrich Meyr, Design of Energy-Efficient Application-Specific Instruction Set Processors[J], P118-122
[5]G. Zimmermann,The Mimola Design System a Computer AIDED Digital Porcessor Design Method[J]
[6]Elvinia Riccobene, Patrizia Scandurra, A Model-driven co-design flow for Embedded Systems[J]
[7]NAN Song-hui, TIAN Jia, ZHANG Hai-bo, CHENG Wei, Data Modeling of Spaceflight Based on UML and XML Schema[J],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8.01:46-48
[8]邢波涛,用UML2和EMF/GEF进行企业建模[J],特别策划,2008:68-70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