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连接m+2个成分的带宽模块Bb(总线)计算每个子请求的逗留时间,涉及总线命令中的附加数据开销,同时涉及其他m+2个成分的处理。NAS设备的优化配置,没有X模块的干扰因素。end_time=end_time+受多个成分影响的延迟时间+(anumber_of-bytes+附加数据)/总线速率。
(11)m个磁盘模块D按照device_identity(对应磁盘的),physical_address和pnumber_of_bytes的值,计算每个子请求在device_identity磁盘模块的逗留时间。end_time=end_time+磁盘队列等待时间+磁盘定位时间+子请求大小/磁盘传输时间。对于读请求,修改anumber_of-bytes=pnumber_of_bytes,而对于写请求,修改anumber_of-bytes=0。磁盘作为I/O路径的结束端,表示磁盘请求完成,则将完成的请求响应开始向相反次序返回,即下一步返回到带宽模块Bb(总线)。
(12)连接m+2个成分的带宽模块Bb(总线)计算每个返回子请求的逗留时间,涉及总线命令中的附加数据开销,同时涉及其他m+2个成分的处理。NAS设备的优化配置,没有X模块的干扰因素。end_time=end_time+受多个成分影响的延迟时间+(anumber_of-bytes+附加数据)/总线速率。然后返回到主机模块H/C(服务器)。
(13)主机模块H/C(服务器)计算返回子请求的逗留时间,并当所有子请求都返回时,阵列控制器模块C合并分解的子请求为单请求。对于每个子请求,end_time=end_time+请求处理时间。对于读请求类型,为每个子请求的anumber_of-bytes个字节数据读入cache中。当最后一个子请求到达时,开始完成子请求的合并,并以最后一个子请求的end_time的值作为合并后请求的end_time的值。仍然保留请求的部分信息如:client_number,start_time, logical_address,lnumber_of-bytes和operation_type。对于读请求,把cache中数据合并在一起作为,返回请求的数据,并且合并后请求的anumber_of-bytes值等于所有子请求anumber_of-bytes值的和。对于写请求,anumber_of-bytes值为0。相关物理磁盘的device_identity,physical_address和pnumber_of_bytes值置为无效。end_time=end_time+合并子请求的处理时间。
(14)连接m+2个成分的带宽模块Bb(总线)计算返回请求的逗留时间,涉及总线命令中的附加数据开销,同时涉及其他m+2个成分的处理。NAS设备的优化配置,没有X模块的干扰因素。end_time=end_time+受多个成分影响的延迟时间+(anumber_of-bytes+附加数据)/总线速率。然后返回到转换模块T(b,n)。
(15)转换模块T(b,n)(总线对互联网)计算返回请求的处理时间:end_time=end_time+转换(anumber_of-bytes+附加数据)的时间。
(16)连接多成分的带宽模块Bn(互联网)计算返回请求的逗留时间。end_time=end_time+受多个成分影响的延迟时间+anumber_of-bytes对应协议支持的字节数/总线速率。
(17)转换模块T(n,n)(互联网对互联网)计算返回请求的逗留时间。end_time=end_time+转换(该请求网络分组数据)的时间。
(18)连接3个成分的带宽模块Bn(互联网)计算返回请求的逗留时间,涉及处理后的数据可能分段并按网络的TCP和IP增加头开销以及应答开销,同时涉及到X模块的网络干扰请求的处理。end_time=end_time+受多个成分影响的延迟时间+anumber_of-bytes经过协议处理后的字节数/总线速率。
(19)转换模块T(b,n)(总线对互联网)计算返回请求的处理时间。end_time=end_time+转换(anumber_of-bytes+附加数据)的时间。
(20)连接4个成分的带宽模块Bb(总线)计算返回请求的逗留时间,涉及总线命令中的附加数据开销,同时涉及X模块干扰请求和其他两个成分的处理。end_time=end_time+受多个成分影响的延迟时间+(anumber_of-bytes+附加数据)/总线速率。并转到主机模块H(客户)。
(21)主机模块H(客户)计算返回请求的处理时间。end_time=end_time+请求处理时间。该请求的总的响应时间为end_time-start_time。
参考文献】
[1]胡鸣,磁盘阵列评估与优化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2005.
[2]W.Teck Ng, B.K.Hillyer, E.Shriver, et al. Obtaining High Performance for Storage Outsourcing. In FAST 2002. 2002. 145-148
[3]Baojiang Cui, Jun Liu, Gang Wang, at al. Study on Performance of IP-SWAN Based on Distributed NS-RAID. In Proceedings of the 28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mputer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s Conference. 2004. 566 – 571
[4]E. Varki, A. Merchant, J. Xu, at al. An Integrated Performance Model of Disk Arrays. In 11th IEEE/AC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odeling,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2003. 296 – 305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