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系统分为单位管理子系统和信息采集子系统两大部分,采用B/S模式开发,基于CORBA规范。针对子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了CORBA对象的划分,并各自实现了CORBA命名服务的功能,设计了CORBA命名服务器。
论文关键词:B/S结构,CORBA,三层体系结构,命名服务
0 引言
随着近几年唐山的不断发展,消防安全单位的规模也在扩大,对于消防安全单位的管理日趋复杂。为了加强对重点单位信息资源的掌握,解决在现有警力条件下,依靠传统的工作方法和手工管理模式已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下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采集和综合管理的要求这一突出问题,一种更新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管理系统呼之欲出。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系统是基于CORBA规范设计的,该系统直接为消防监督和灭火救援等消防业务工作服务;通过对基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挖掘,为领导决策服务。该系统对提高公安消防部门执法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火灾特别是重特大火灾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系统总体设计
1.1 系统总体框架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系统有两大部分组成,分别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管理子系统--即内部系统;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采集子系统――即外网系统。内网和外网是完全分离的两个子系统,这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如图1。

图1 系统架构 图2 系统关系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系统的外网系统是用来采集消防重点单位的信息的。它包括两大部分:分别为Web应用程序和单机录入程序。其中毕业论文格式,Web应用程序用来负责系统的登陆、查询、修改等基本操作,而单机录入则负责本单位的信息录入。内部系统也包括两大部分:Web应用程序和数据传输应用程序。其中,Web应用程序用来负责系统的登陆、数据的显示等基本操作,而数据传输应用程序负责数据的导入和导出。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系统的内部系统和外网系统的关系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得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系统中内部系统和外网系统的处理协作关系。通过Web浏览器,各重点单位将本单位的信息录入,而后由Web应用程序将单位信息进行汇总加工处理,最后导出为磁盘文件。导出的文件要通过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系统内部系统的数据传输应用程序导入内网,然后在内网的Web应用程序中进行整理。
1.2 系统功能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系统由内部系统和外网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功能各自不同。总体说来,单位管理子系统用于负责单位属性管理、单位查询、单位统计和数据交换。其主要功能模块为:登陆模块、参数设置模块、单位信息管理模块和数据的导入导出模块;
信息采集子系统是消防重点单位向公安消防机构填报单位信息的标准途径。其主要功能模块为:网上登记模块,系统设置模块、信息录入模块、单位管理模块、还原设置模块和数据导入导出模块论文服务。
1.3 系统的三层体系结构
本系统中,无论内网或是外网,均基于CORBA规范进行分布式的设计开发和应用,采用JAVA语言,基于B/S模式,引入了新型的三层体系结构。即“数据库服务器——CORBA应用服务群——客户端”三层体系结构,如图3所示[4][5]。“数据库服务器——CORBA应用服务群——客户端”三层体系结构是基于分布式对象技术、应用CORBA规范而得到的一种新的、更高效的软件开发模式。其基本构想是:由网络中的一台机器专门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存放整个信息系统所用到的各单位数据;由多台计算机各自存放一部分CORBA应用服务;各客户端从CORBA服务器群中获取服务。
对于只存放数据库的计算机来说,由于它专门存放数据库,不作其他操作,因此,机器的硬件配置不一定要很高,而存放的数据库则可以具有很强大的功能。例如,可以存放一个基于面向对象技术设计的数据库,其中有专门的单位属性类、地区信息类、图纸类等毕业论文格式,具体的某个单位、某地区或图纸等都看作其类下的实例。也就是说,数据库的功能可以做的很强大。CORBA应用服务群则由网络中的多台计算机组成,每个计算机上存放一部分CORBA服务。
 
图3 三层体系结构图4 内网命名服务器设计
2 单位管理子系统(内网)的实现
2.1 CORBA对象的划分
单位管理子系统用于负责单位属性管理、单位查询、单位统计和数据交换。根据系统的功能模块的划分,所建立的CORBA对象为[2]:数据库访问对象、用户核定对象、多个系统参数设定对象、单位信息对象、数据导入导出对象以及相关调用函数对象。各个对象的具体含义为:
数据库访问对象:数据库服务器在网络中是由一台专门的机器承载的。数据库访问对象就建立在这台计算机上。通过获得数据库访问对象的引用,就可以采用里面所封装的数据库访问方法来访问数据库,获取或者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对于不同的数据,由于在前面采用了表管理表思想的数据库表设计,从而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访问,可以直接以字符串参数的方式来访问。其他各个CORBA对象内部的操作,基本上都会调用此对象,以实现数据库的访问。
用户核定对象:出于安全的考虑,本系统的用户密码采用了三级设定。因此,专门建立一个CORBA对象来封装用户名密码的核对操作。
系统参数设定对象:本系统的参数设置种类繁多,而且彼此的相关性比较强。例如区域设置,图纸设置等。因此,将其中的一项或者几项参数设置封装成不同的CORBA对象。这些CORBA对象的功能是:从浏览器端接收修改命令,更新参数,同时更新相关数据,然后存库。
单位信息对象:封装了新建单位和查询单位的操作。通过调用此对象中封装的方法,实现了单位信息的管理。
数据导入导出对象:封装了两个方法,分别用于导入和导出数据。根据调用时传入的参数不同,可以完成不同的导入导出工作。
相关函数对象:封装了一些公共的常用函数。
2.2 命名服务器的设计
命名服务器的设计如图4所示。
根上下文为内网系统。其下分为两个上下文,分别为功能对象和基本对象。在功能对象下面,挂接的CORBA对象有用户核定对象、参数设定对象、单位信息对象和数据导入导出对象;在基本对象下面,挂接的CORBA对象有数据库访问对象和相关函数对象。
访问某个具体的CORBA对象时毕业论文格式,先从根上下文开始,寻找对应的上下文,最终找到所需的CORBA对象的IDL,然后,在使用其所封装的方法。
3 信息采集子系统(外网)的实现
3.1 CORBA对象的划分
信息采集子系统是消防重点单位向公安消防机构填报单位信息的标准途径。根据系统的功能模块的划分,所建立的CORBA对象为:数据库访问对象、登记对象、系统参数对象、信息录入对象、单位管理对象、还原设置对象、数据导入导出对象以及相关调用函数对象。各个对象的具体含义为:
数据库访问对象:数据库服务器在网络中是由一台专门的机器承载的。数据库访问对象就建立在这台计算机上。通过获得数据库访问对象的引用,就可以采用里面所封装的数据库访问方法来访问数据库,获取或者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对于不同的数据,由于在前面采用了表管理表思想的数据库表设计,从而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访问,可以直接以字符串参数的方式来访问。其他各个CORBA对象内部的操作,基本上都会调用此对象,以实现数据库的访问论文服务。
登记对象:用于封装管理员添加的相关操作。
系统参数设定对象:本系统的参数设置种类繁多,而且彼此的相关性比较强。例如区域设置,图纸设置等。因此,将其中的一项或者几项参数设置封装成不同的CORBA对象。这些CORBA对象的功能是:从浏览器端接收修改命令,更新参数,同时更新相关数据,然后存库。
信息录入对象:封装界面操作的一些输入设定方法。
单位管理对象:封装了对单位信息的各种操作,包括各种修改和查询方法。
还原设置对象:设定数据备份和还原的操作,即访问当前数据库,取出所有关联数据,生成备份文件,以及从备份文件导入数据到当前数据库等。
数据导入导出对象:封装了两个方法,分别用于导入和导出数据。根据调用时传入的参数不同毕业论文格式,可以完成不同的导入导出工作。
相关函数对象:封装了一些公共的常用函数。

图5 外网命名服务器设计图6 系统主界面
3.2 命名服务器的设计
命名服务器的设计如图5所示。
根上下文为外网系统。其下分为两个上下文,分别为功能对象和基本对象。在功能对象下面,挂接的CORBA对象有用户核定对象、参数设定对象、单位信息对象和数据导入导出对象;在基本对象下面,挂接的CORBA对象有数据库访问对象和相关函数对象。访问某个具体的CORBA对象时,先从根上下文开始,寻找对应的上下文,最终找到所需的CORBA对象的IDL,然后,在使用其所封装的方法。
系统主界面如图6所示。
4 结论
在深入研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系统内外系统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分别针对内外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了CORBA对象的划分,并各自实现了CORBA命名服务的功能,设计了CORBA命名服务器。
本系统基于CORBA规范,使的内外网的处理不用依托于某一台功能强大的服务器,具有很好的系统稳定性。应用CORBA规范开发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系统,在消防领域内是一大创新,很好的实现了基于网络操作的软件开发的基本目标:实现处理上的分布。
参考文献:
[1]Geary David M ,Graphic Java 1.2 Mastering the JFCVolume I: AWT [M]. 3rd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2001
[2]汪芸.CORBA技术极其应用. 东南大学出版社[M],1996:218-230
[3]谭建荣,岳小莉,陆国栋.图形相似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在结构模式识别中的应用[J]. 计算机学报,2002, 25(9): 659-676
[4]王培进,李纲民.基于B/S结构的信息处理系统[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0.13(3):194-197
[5]陈国华.CLIENT/SERVER与BROWSE/SERVER──从胖客户应用程序向瘦客户应用程序的转变[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9.6:86-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