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节能减排论文

煤泥集料设备工艺技术改造设想

时间:2011-04-24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针对煤泥电厂煤泥制备系统集料设备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系统中矿用刮板机、铸石刮板机使用情况的总结,分析了现有集料设备矿用刮板机运行电流高、工作部件磨损大的原因,继而提出并形成了煤泥集料设备工艺技术改造设想。
关键词:铸石刮板,空载段,卸料率
 

一、问题的提出:

煤泥燃料制备系统是煤泥电厂重要生产系统。其工艺系统是由集料、转载、输送、配料、存贮、制备给料等一系列设备组成的。论文发表,空载段。。其工艺系统图见下图:

煤泥棚场地中的煤泥装载机 矿用刮板机煤泥棚给料机 皮带输送机 铸石刮板机炉顶存贮给料

在此系统中,矿用刮板机(俗称40T)置于系统的始端,起着系统集料作用,用来将煤泥汇集、可控转入系统;铸石刮板机装于炉顶,是锅炉煤泥燃料的配料设备,作用是向各锅炉的每台存贮、给料设备配料。

两种刮板机装于同一系统,运行负荷基本相同,但实际生产运行中,其运行电流、工作部件磨损量(运行3个月后)却差异较大,见下表。

 

设备 运行电流 (A) 刮板磨损量 (mm) 圆环链磨损量 (mm) 溜槽腹板磨损量 (mm)
矿用刮板机 30~40 2~4 5~7 2.5~3
铸石刮板机 10~15 1.5~2.5 2.5~3 1~1.5

由此得知,矿用刮板机运行成本高于铸石刮板机一倍,检修成本则在两倍以上,加之设备运行可靠性、设备检修期间对生产运行的影响等因素,促使我们对系统集料工艺设备进行改造。

二、原因分析:

两种刮板机都是由牵引链(圆环链)刮板、槽箱(溜槽)、传动装置、电动机组成的,原理相同,即在刮板的推动下,位于刮板、腹板、侧板之间的煤泥,克服其所受的水平摩擦力f、侧摩擦力2f1向前移动,刮板上部的煤泥则在煤泥之间内摩擦力的作用下并与下部的煤泥一同移动完成煤泥的输送。

两者区别点在于:1、输送方式的不同;2、卸料布置方式不同。分述如下:

矿用刮板机上链重载段,而铸石刮板机上链为空载段,下链才是重载段。论文发表,空载段。。

由于煤泥物理性质不同于一般散料,其粘滞性较大,矿用刮板机输送的煤泥移至机头卸料口时,其重力需克服与工作部件之间的粘滞力,才能完成卸料,因此总有部分煤泥随工作部件返回空载段,加之返回空载段的工作部件在落料口对下落煤泥的裹带作用,有近1/3的煤泥重返空载段,致使空载段运行阻力大大增加。

矿用刮板机卸料点只有一个,布置在机头,而铸石刮板机卸料点多个,分布于炉顶各存贮制备给料设备的入料点和机头。

铸石刮板机卸料点多,总的卸料行程大,卸料时间长,且其下链是工作段,无刮板链对煤泥的裹带现象,返料率较低,空载运行阻力必然小于矿用刮板机。

上述原因即是矿用刮板机运行电流远高于铸石刮板机的主要原因。

3、矿用刮板机工作部件磨损大于铸石刮板机的原因

设备工作件磨损大小取决于摩擦力的大小,而摩擦力的大小又与设备工作负载有关。论文发表,空载段。。由1、2的原因,很显然,矿用刮板机运行阻力高于铸石刮板,因而其工作部件磨损也必将大于铸石刮板。

另外矿用刮板机组成的摩擦副为工作部件与腹板,其摩擦为钢-钢动摩擦,摩擦系数为0.15,而对铸石刮板机来讲则为钢-铸石摩擦副,其摩擦系数虽然无参考值,但从其磨损量上分析,应远小于前者。论文发表,空载段。。

据有关资料介绍,铸石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耐磨性比锰钢高5~10倍,比碳素钢高数十倍;其莫氏硬度7~8,仅次于金刚石和刚玉。耐磨性好(耐磨系数为0.09~0.14克/厘米2)。论文发表,空载段。。

各种材料磨耗量比较见下图:

http://www.pdffnm.com/pic/cp/xws_2.jpg

鉴于上述原因,有必要对煤泥制备系统的煤泥集料工艺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论文发表,空载段。。

三、煤泥集料工艺设备技术改造设想

总体设想是研制一种改型的铸石刮板机,这种刮板机既要具有集料功能,又能完成煤泥转载要求。具体设想是:

1、 具有一般铸石刮板机工作部件耐磨性能;

2、 采用下链输送方式,避免刮板链空载段对煤泥的裹带现象;

3、 加大卸料口长度,增加卸料行程,提高卸料率;

4、 增加转载功能,在卸料口下接长度为4~5米的螺旋输送机,输送机壳体,上下敞开状,上部接收来自刮板机的煤泥,下部转载至其他运输设备,利用螺旋叶的自锁性能,实现煤泥可控转载,替代现有的立式煤泥给料机转载设备;

5、 为避免装载机卸料对该刮板机冲击所引起的铸石板破碎的问题,以及装载机误操作铲毁设备,平行于刮板机铺设方向的一侧设置设置挡煤墙,另一侧设置入料斜坡;

6、 后续运输设备应与刮板机同向敷设。

上述设想来自实践,又经实践检验证明是可行的。他不但能够起到系统功能的作用,而且能够降低生产、检修成本,提高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煤矿井下通信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论文:煤炭清洁开采技术问题研究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节能减排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节能减排论文
读者推荐的节能减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