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节能减排论文

树立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理念

时间:2011-04-21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建筑业在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功能质量的同时,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拆除或再使用的全寿命过程中应考虑环境影响,促进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即发展绿色建筑。在山地场地设计中,采取合理的建筑布局,充分利用场地的生态环境,可以采取庭院式建筑,对建筑的采光需求、自然通风达到生态化的设计。应用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节能新技术能源使用的高效节约化。要实现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共生的绿色建筑,需要对传统的建筑理念进行反思。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生态环境,理念
 

1前言

建筑业在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功能质量的同时,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拆除或再使用的全寿命过程中应考虑环境影响,促进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即发展绿色建筑。

一、绿色生态建筑内涵与要求

要做到四点:一是在建筑工业中实现高效、节能、使用再生、不产生副作用的建材产品。二是建材的研发应更多地致力于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并尽快扩大这种材料的使用范围。三是注重工程建设中的能源节约,尽量使用节能降,能够再生的天然材料,四是建材原料从使用到回收是否影响环境的污染,也是划定生态建筑的重要标准。

二、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一)讲求节约能源

绿色生态建筑,最重要的是要遵循节能原则,也就是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建筑材料使用应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资源,同时还要严格做到建材的无害化(无污染,无辐射)。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要求利用各种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的平衡,构建一个和谐高效利用以源的生存环境。

(二)讲究生态和谐

建设绿色生态建筑,其次要做到生态和谐。也就是要注重研究建筑物旁边的植被、微生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各种物体之间的共生共荣,强调人与自然和和谐统一。这些都可以通过植被的多样性、自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化学污染的降低来体现,这样就营造建筑旁边的环境质量。

(三)设计科学。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应当是设计的根本原则。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追求高效节约决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牺性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在以往设计的一些太阳能建筑中,有相应一部分是服务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其室内热适度较低,没有认真做到合理设计和以人为本。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这种标准的“绿色生态”建筑很难再有所发展,也必将被社会所淘汰。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这与国家宠观要求也是相符的。

(四)从实际出发,不照搬盲从

绿色生态建筑应该着重强调的是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盲从。我国的绿色彩生态住宅设计存在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很多设计者喜欢照搬西方的现成设计,认为西方的就是好的。殊不知,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的建筑模式很不相同。其次,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也应该讲究地域性特点。建筑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侯特点及其他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

二、绿色建筑在总平面设计时的思考

(一)场地的全理选址与设计

绿色建筑的场地选址应避开建筑抗震不利的地质环境,选用无洪灾、泥石流威胁,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的场地。

进行场地设计时,应结合建筑场地的现有条件,充分保护和利用原有场地上有价值的树木、水塘、水系等,采取措施提高土地生态价值。在有天然河道的场地设计中,充分利用天然河道与人工水景相结合,利用天然河道的不资源作为场地灌溉和人工水景的用水需求,达到节水的目的;在山地场地设计中,采取合理的建筑布局,充分利用场地的生态环境,可以采取庭院式建筑,对建筑的采光需求、自然通风达到生态化的设计;在适宜的场地设计利用地下空间,可利用地下空间作公共活动场所、停车库或储藏室等用途,亦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民用建筑工程修建地下人防工程,达到节地的目的。

(二)景观与绿化设计和合理化

建筑实体材料有很强的蓄热能力,这将导致城区内热量时间得不到期挥散,甚至会导致建筑场地的的热岛效应。总平设计时,可根据当地的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和土壤条件,栽植多种类型植物、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落,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绿化面积是改善有效生态因素。绿化在调节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同时还可以结合景观小品的设计,发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和降低建筑热岛效应的影响,营造由树木花草等植物组成的自然环境与建筑和人和谐共处的画面。

三、绿色建筑在建筑单体设计时的要点

(一)因地制宜。绿色建筑非常强调的一点是因地制宜,绝不能照搬盲从。科技论文。气侯的差异也使得不同地区的绿色设计策略大相径庭。建筑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侯特点及其他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在日照充足的西北地区,太阳能的利用就显得高效、重要。而对于终日阴云密布或阴雨绵绵的地区则效果不明显,甚至可有可无。北方寒冷地区的建筑应该在建筑保温材料上多花钱、多投入,而南方炎热地区则更多的提要考虑遮阳板的方位和角度,即防止太阳辐射和避免产生眩光。科技论文。某种建筑平面或户型在一个地区也许是适合气侯特点和典范之作,而搬到另一个地区则会成为最蹩脚的抄袭。

(二)尊重基地环境。在保证建筑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经济性基础上,在建筑规划、设计的各个环节引入环境概念,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规划、设计时须结合当地生态、地理、人文环境特性,收集有关气侯、水资源、土地使用、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系统,人文环境等资料,力求做到建筑与周围的生态、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增加人类的舒适和健康,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

(三)重视整体设计。科技论文。整体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绿色建筑铁性能及成本。建筑设计必须结合气侯、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缩合门析、整体设计,切勿盲目照搬所谓的先进绿色技术,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局部而不顾整体。如热带地区使用保温材料和蓄热墙体就毫无意义,而对于寒冷地区,如果窗户的热工性很差,使用再昂贵的墙体保温材料也不会达到节能的效果,因为热量会通过窗户迅速散失。在少花钱的前提下,将有限的保温材料安置在关键部位,而不是均匀分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有些类型的建筑如内部发热量大的商场或实验室,没有保温材料利于降低空调能耗,也会更利于节能。

(四)建筑总体格局的合理设计

建筑格局的设计在要考虑场地的功能组织,对建筑单体、人流、车流等诸多活动在空间上的合理安排的同时,建筑总平面设计要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则利于自然通风。可以利手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建筑体形、朝向、楼距,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采取不同建筑层次的组合,南高北低的建筑布置,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的格局,达到日照充足、采光合理、通风舒畅的总平规划,实现对可再生能拳的最大限度的和利用。协调建筑与景观格局的合理设置,实现中水的合理利用,采用建筑自身优质排水作为再生水源,使建筑中使用者生活用水的经过净化处理后,供给景观用水。

(五)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包括: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材料,控制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辐射、电波、气体等,符合肥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室内具有优良的空气质量,优良的温、湿度环境,优良的光、视线环境,优良的声环境。

(六)应用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节能新技术能源使用的高效节约化。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节能新技术能源使用的高效节约化包括:根据日照强度自动调节室内照明系统、局域空调、局域换气系统、节水系统;注意能源的循环使用,包括对二次能源的利用。蓄热系统,排热回收等;使用耐久性强的建筑材料;采用便于建筑保养、修缮、更新的高计;设备坚井、机房、面积、层高、荷栽等设计留有发展余地。

(七)使建筑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古建筑的妥善保存,对传统街区景观的继承和发展;继承地方传统的施工技术和生产技术;继承保护城市与地域的景观特色,并创造积极的城市新景观;保持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并使居民参与建筑设计与街区更新。

结束语

要实现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共生的绿色建筑,需要对传统的建筑理念进行反思。任何一个绿色建筑的实施离不开绿色建筑的策划,科学、合理、有序的策划有助于绿色建筑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刘海龙.发展生态建筑,改善人民环境[J].住宅科技,2001,9
[2]李效军,陈翔.可持续的生态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00,5
[3]籈黎,李桂英.绿色生态建筑-房地产业发展的新趋势[J]环保视窗,2002(3).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试论建筑外墙保温技术的发展冉鹏
下一篇论文: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节能减排论文
最新节能减排论文
读者推荐的节能减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