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教育管理论文

基础教育改革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现状调查及反思

时间:2015-08-23  作者:李池刚
同时,在评价者之间、评价者与家长及学生之间因为“话语系统”存在差异,存在交流上的障碍,使得学生、家长乃至教育管理者都难以从学生评价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妨害适切决策的制定

 

5、评价的目的与功能 发展性评价更加强调要体现课程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理念,要更加注重向调控和激励学生发展的方向转化。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虽然支持、理解现有评价理念,但在具体操作时,还是过多关注教师的教的价值,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仍注重学生的分数,对学生考试论分排名。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新的评价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为部分教师所接受和理解,但也有不少教师还是传统的评价理念,而最大的问题是既使那些理解发展性评价理论的教师在实践上也并没有真正的将评价落到实处!

二、反思: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操作发展性学生评价是评价能否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

从操作层面来看,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由学校和教师来完成的。为保证评价工作科学、有序地进行,需要建立和遵循一定的实施程序。一般来说,学校和教师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工作应按照以下四个工作环节来进行。

(一)、明确评价目的、确定评价内容

(二)、选择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

(三)、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和数据

(四)、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第一个环节,要弄清楚,我为了什么目的去评价学生?这将决定你去量化评价还是质性评价。比如,是想了解学生对一个模块的学习达不达标,还是了解学生对一个单元的掌握情况。这二者一般都可用量化的评价方法。但二者目的不同,需要的具体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还是有区别的。对于前者的评价显然要用学业水平测试,而不是高考(例如江苏高中阶段现在正在实行的学业水平测试就属于此类);对后者的评价可用形成性评价,比如课堂口头提问、作业、阶段性测试等等。

第二个环节, 有一个问题值得提出:就是新课程的变化体现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几个方面。所以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与课程的具体内容结合,还要与相应的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结合。新课程在教学方式上提倡探究式教学;在学习方式上强调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所以,评价要具有针对性,即要考虑课程的三维目标,要考虑合适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工具)。可以先对要操作的评价进行分类,按照评价内容可以分为对物理理论学习的评价和物理实验的评价;按照教学领域分为课堂学习评价和课外学习评价;按照学习方式可以分为探究式学习评价和研究性学习评价等等。

第三个环节是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和数据

反映学生学习和发展状况的资料数据是评价学生的客观事实依据,评价资料的有效性是保证达成恰当的评价结论的基础。学生评价的资料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是学生的作业、小测验、问卷调查表、小论文、计划书、实验报告、作品集、活动过程记录等表明学生学习状况的原始资料,二是来自各方面的对上述内容的评价,如教师给学生的分数、等级、评语、改进意见,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的观察记录与评价以及来自家长和社会的各种相关的或能说明学生发展状况的信息等。为保证评价数据的全面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评价实施者在收集学生评价资料数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多渠道收集资料。学校常用的收集学生评价资料的途径和方法有:标准化考试、小测验、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观察、访谈与调查、家校联系和交流等。

2.评价任务必须与评价目标高度一致。评价资料的有效性主要受到评价任务的制约。评价任务是指为收集评价资料而为被评价者设计的、与评价目标紧密联系的一种表现机会和展示平台,如测验、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撰写小论文、参加辩论赛等。学生正是通过完成评价任务来展示自己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过程与方法。评价任务与评价目标是否一致,直接影响到评价资料的有效性,从而影响到评价的效度。例如,如果评价目标是学生的合作能力,但却没有对学生在完成表现性任务过程中的合作能力进行仔细观察和记录,而是将学生本人的汇报或调查表的内容作为评价资料,就有可能出现不准确的问题。

3.带有评语的原始资料比单纯的分数或等级更重要。给学生打分数或分等级是评价学生的必要方法之一,它一般多用于学生的期末、年终或毕业考试或等级评定。如果从发展性评价的角度来看,抽象的分数、等级掩盖了学生学习过程中方方面面的发展变化,对于促进教学和学习的改进作用是有限的。相反,带有评语的原始资料能够为我们勾画出学生在某一方面发展变化的轨迹,对于改进教学和学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收集的资料不仅要涵盖学生发展的优势领域,也应涵盖学生发展不足的领域,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发展建立全面的客观的资料档案,清晰描绘出学生成长发展的曲线,发现问题与不足,为进一步的改进与发展奠定基础。

评价资料数据收集上来以后,还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和证据进行分析,形成一个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报告,客观地描述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在分析评价资料时,要鼓励被评价者参与讨论,体现对被评价者的尊重、理解与关怀。这不仅有助于澄清一些不确定的问题,有助于分析问题的成因,更有助于促进被评价者的反思和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应对来自各种测评手段的数据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以全面描述学生的发展状况;应尽可能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应是量化表述与质性描述的有机结合,评价的语言应采用激励性语言,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真实的关怀。

第四个环节是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改进,促进发展。因此,得出一个客观描述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报告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要点,制订改进计划。制订改进计划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改进要点应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目标术语表述出来,明确、具体地描述我们期望看到的学生通过改进以后达到目标时的行为表现。

2.改进计划还应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背景,提出有针对性的、有个体化特征的改进要点。

3.要讲究评价结果和改进计划的反馈方式和策略,使评价真正发挥激励和促进的作用。评价反馈的策略主要有:给予反馈与不给予反馈、单独反馈与公开反馈、全部反馈与不完全反馈、群体参照反馈与个体反馈、正面结果反馈与负面结果反馈,等等。

总之,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关键之一是在实践层面,一线学校和教师是决定这种评价能否真正实施的关键,也是新课程评价改革的关键因素。基层学校从领导到教师不仅应通过新课程各种培训来了解评价改革的动向,更要理解接受发展性评价理念,要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理念,同时要在教学实践中化理念为具体的行动,发挥身在一线可操作的优势,将发展性评价真正的功能体现在学生身上,即促进学生的全面的持续性成长。


参考文献:
1.和学新. 《课程评价制度创新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载《教育研究》(北京),2004(7)
2.丛立新《评价改革及其反思》,载《教育科学研究》(北京),2003(10)
3.赵德成、李灵《新课程实施中的学生评价改革》,载《中小学管理》(北京),2003(6)
4.丁朝蓬《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载《教育科学研究》(北京),2003(12);
5.王文静《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学生评价》,载《人民教育》(北京),2004(3-4)
6.严育洪 《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7.赵德成、范春林《新课程与高中学生评价改革》,载《中小学管理》(北京),2004(3、4)
8.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6)
9.杨 慧《“多元智能”视野下的学生评价》,载《现代教育科学》(长春),2004(2)。
10.王 凯《课堂学生评价的常用工具》,载《中小学管理》(北京),2004(12)。
11.吴庆丰《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自我评价》,载《职业教育研究》(天津),2004(6)。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
下一篇论文:基于学生调查的三本院系班主任工作分析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教育管理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教育管理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