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保护论文

街旁绿地的人性化设计浅析

时间:2011-04-24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对于一个以步行为主的城市街旁绿地。人性化设计的概念。城市街旁绿地,街旁绿地的人性化设计浅析。
关键词:城市街旁绿地,人性化设计

 

1. 街旁绿地及人性化的概念

1.1 街旁绿地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年颁布的CJJ/85-200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将城市街旁绿地定义为:“指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是散布于城市中的中小型开放式绿地,虽然有的街旁绿地面积较小,但具备游憩和美化城市景观的功能,是城市中量大面广的一种公园绿地类型”。

1.2 人性化设计的概念

人性化设计是一种注重人性需求的设计,又称人本主义设计,即满足人的生理和心里的需求、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尺度既包括生理尺度和心里尺度,而心理尺度的满足是通过设计人性化得以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设计人性化和人性化设计的出现,完全是设计本质要求使然,决非完全是设计师追逐风格的结果。

3. 街旁绿地的人性化设计的方法和导则

3.1 入口、边界和功能区的设计

3.1.1 入口

对于一个以步行为主的城市街旁绿地,一个小型的入口广场是非常重要的。观察表明,许多成年人在路过街旁绿地时,喜欢停下来歇一会,边休息边观察街景,而不是真正进入街旁绿地。可以在繁忙的人行空间设计砖铺地面的凹进空间,里面设有面向街道和伸入街旁绿地的宽大无靠背长椅,人们可以常常在那里停留、闲坐或小憩。另外还可以在街旁绿地一侧设置面向街道的椅子,同时在人行道边设置面向街旁绿地的椅子,行人可以选择两种方向落座。

3.1.2 边界

街旁绿地的内在特性之一就是面积不是很大,因此它的每一寸土地都要被充分利用。防止游人进入的地被植物和灌木要布置在游人不会去的地方。这样的植物可以作为边界种植在街旁绿地活动区和附近居住区用地之间。但是,如果街旁绿地邻近的是工业或商业用地,而且孩子们在墙边或对着墙玩不会产生问题,就不需要使用这种隔离植被,活动区可以一直延伸到边界。而且周围建筑的立面硬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加以利用。

3.1.3 功能区

街旁绿地形式应当是多种多样而且细节丰富的,但是应该让人们在入口处就可以看到街旁绿地内的活动和设施,以及通往那里的道路。儿童,老年人将是街旁绿地最主要的使用群体,因此在街旁绿地设计中要考虑儿童喜欢多变运动的环境和老年人喜欢进行体育锻炼的特点。在儿童活动场所设计中,应尽可能通过不规则的多样的空间、地面和植物配置来实现这一点。博士论文,城市街旁绿地。对于老年人的活动空间来说,一般分为动态活动区和静态活动区两部分。动态活动区主要提供空地或运动场地,为老年人的运动、健身等活动提供基本保障。由于老年人记忆力、视力的减退,方向辨别感会降低,走路的平衡会出现问题。所以步行道应设置明显的导向标志,通过色彩、大小、形象的突出性和易辨别性,对老年人的机能给予补偿。静态活动区休息空间的位置宜选择在大树下、出入口附近,公共建筑的廊檐下,休息空间的设计要具有连续性,并提供遮阳或依靠的环境设施,以满足老年人在室外活动之余的观望、晒太阳、聊天、下棋、弹唱等娱乐活动。设计时,要注意动态空间和静态空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产生干扰。

3.2 景观元素的考虑

3.2.1 公共设施

亭子及水榭:至少一面以坡道与园路相接,满足轮椅进出。

游廊:两端能以坡道与园路相接,满足轮椅相对而行,设置一侧扶手,景窗适合坐姿。

雕塑:景观雕塑应与道路、绿化、水体、照明等因素结合布置,结合其体量、比例、形态、动势等因素,烘托环境氛围。因观赏景观雕塑需要一定的水平视野和垂直角度,所以需要考虑提供一定的合理观赏空间以利得到好的视感。

无水池喷泉:游人活动范围与喷泉保持适当距离,地面宜用标识划定其周边,地面材料要求遇水不滑,喷水前宜有音响或灯光提示,水柱由低而高缓慢加大。

休息座:休息座要布置在居民集中停留的地方或往来频繁的步行道,要明显易见、不受遮挡、靠近照明的位置,尽量避免不良小气候影响。沿道路布置的休息座各组之间距离不宜太大,但每组规模可有差别,这样安排对移动困难者帮助最大、在同一路线中既可以及时休息又能灵活选择。使用范围较大的休息座是具备以下尺寸要求的扶手椅,其座面高度为420-450mm,扶手高度180-220mm。条凳以及没有扶手的长椅,老年人久坐后站起比较吃力,只适合短时间停留,其座面高度宜450mm。

3.2.2 植物配置

植物选择应以乔木为主,乔、灌、花、草、藤复层栽植;乡土树种为主,突出植物多样性;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名贵树种与经济树种合理搭配;绿地要实现稳定、节水、可持续发展;推行立体绿化,节约土地资源。同时,规定种植结构总的指导参数为总量四分之一原则,即乔木、灌木、地被草坪、硬质景观

各占25%;绿地总体的树草比例为3:1;落叶乔木、常绿乔木之比为3:1,落叶灌木、常绿灌木之比为3:1。

3.3 体现城市文化内涵

文化是一个空间的精神内涵所在,仅仅有形式和功能是不够的,内涵才是一个作品的灵魂,有内涵的作品能使其所在的公共开放空问成为吸引人的好去处,寓教于乐是人们历来所追求的一个目标。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悠久灿烂,任何带有人文主题的公共开放空间总是耐人寻味、使人流连忘返的,是沉思冥想的好场所。能够挖掘和提炼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情、风俗,并恰到好处地表现在景观意象中,是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成败的关键。在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规划中重视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对于体现景观的地方文化标志特征,增加区域内居民的文化凝聚力和提高景观的旅游价值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街头绿地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环境艺术,它涉及到建筑工程、生物、社会、艺术等众多学科。博士论文,城市街旁绿地。博士论文,城市街旁绿地。既是诸多学科的应用,又是综合性的创造;既要考虑到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效果,同时还要符合人们的生活行为习惯。博士论文,城市街旁绿地。博士论文,城市街旁绿地。

建设好街头绿地,创建园林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国还处在初级阶段,过去的标准已显得过时,而现在的目标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注意学习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先进经验,但绝不能照搬。博士论文,城市街旁绿地。园林城市的建设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而不能造成千篇一律,否则就失去了创造园林城市以丰富人们多样化精神需求的初衷。


参考文献:
[1]刘骏,蒲蔚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姜允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刘连新,蒋宁山无障碍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第2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5]元育岱.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图说[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焦化废水絮凝处理研究
下一篇论文:居民小区绿化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环境保护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环境保护论文
读者推荐的环境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