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公路隧道新奥法设计施工与现场监控测量

时间:2011-04-23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本文叙述了公路隧道设计的过程和施工中现场监控测量信息不断修正设计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公路隧道,设计施工,监控测量信息,修正设计
 

隧道新奥法施工不是一个单纯的施工方法,新奥法的实质是一种现代先进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方法。新奥法设计以工程类比法为主,并通过现场监控量测进行工程实际检验,确认和修正,必要时可辅以理论计算演算法确定支护参数的方法进行隧道设计。

工程类比法主要是在编制围岩分类表的基础上,结合拟建工程的围岩等级与工程结构尺寸等条件,参照已建成类似工程的经验,直接确定喷锚支护参数与施工方法。

现场监控量测法是以量测信息为确认和修正设计的依据,用来确定锚喷支护参数,支护时机、施工方法的设计方法。结合施工过程,它一边进行各种项目内容的量测,一边将量测的成果反馈到设计与施工中,以此为依据,进行设计修正和完善,使得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更符合或更接近现场工程实际。也能够适应多变的地质条件和各种不同的施工手段,因而说现场监控量测法比工程类比法更为实用可靠,因此新奥法设计分两个阶段。免费论文网

一、施工前预设计阶段在

这一阶段,一般很难完全详细地掌握实际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常常会有一定幅度的变动,故通过在施工中的地质调查和现场监控量测,确认和修正预设计是极为重要的,在预设计阶段主要确定

(1)、衬砌断面形式及几何尺寸

(2)、衬砌类型及支护参数选择

(3)、隧道开挖轮廓应预留的变形量

(4)、选择隧道衬砌施工方法与施工顺序

(5)、现场监控量测设计

(6)、必要时作辅助施工措施设计

(7)、隧道衬砌施工防水排水设计

二、施工中信息反馈修改设计阶段,如上所述,这一阶段,一般很难完全详细地掌握实际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常常会有一定幅度的变动,故通过在施工中的地质调查和现场监控量测对设计参数、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进行修改和完善。修改完善设计和现场监控测量内容及相互关系简述如下;

(一)、必测项目

是为了在设计施工中确保围岩稳定、判断支护结构工作状态、指导设计施工的经常性量测,主要包括:

1、隧道道内目测观察,地质及支护状况观察;

观测的目的:

(1)、预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情况

(2)、为了判断围岩、隧道的稳定性提供地质依据

(3)、根据喷层表面状态及锚杆的工作状态,分析支护结构的可靠程度。免费论文网。

2、隧道内空变位量测,周边位移;

观测的目的

(1)、判断隧道空间的稳定性

(2)、判断隧道施工方法的正确性,为二次衬砌提供合理的支护时机。

(3)、指导现场的设计与施工

3、拱顶下沉量测;

观测的目的

(1)、判断隧道空间的稳定性

(2)、判断隧道施工方法的正确性、为二次衬砌提供合理的支护时机。

(3)、指导现场的设计与施工

4、锚杆拉拔力量测。免费论文网。

观测的目的

(1)、了解锚杆受力状态

(2)、评价锚杆支护效果

(3)、检验锚杆质量及设计的合理性

(二)、选测项目

对有特殊意义和具有代表性的区段进行补充测试,以求更深入地了解围岩的松动范围和稳定状态及喷锚支护的效果,为未开挖区段的设计与施工积累现场资料。主要包括:

1、地表下沉(在埋深厚度小于40m时为必测)

观测的目的

(1)地表下沉的范围及下沉量的大小

(2)地表下沉量随工作面推进的变化规律

地表下沉稳定的时机

2、围岩体内位移

观测的目的

(1)确定围岩位移随深度变化的关系

(2)找出围岩的移动范围,研究支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关系

(3)判断围岩的松动区,强度下降区及弹性区的范围

(4)判断锚杆长度是否适宜

3、围岩与初支压力、初支与二衬压力

观测的目的

(1)了解围岩对初支及初支对二衬的压力,便于演算衬砌的厚度,校核设计理论

4、钢支撑压力

观测的目的

(1)为钢架选型与设计提供依据

(2)为判断隧道空间的稳定性提供可靠的信息

(3)了解钢架的工作状态,评价钢架的支护效果

5、初支砼内压力、二衬砼压力

观测的目的

(1)掌握喷层所受应力的大小,判断喷射混凝土层的稳定状况,

(2)了解二次衬砌的受力条件,

(3)判断支护结构长期使用的可靠性及安全程度。

(4)检验二次衬砌的设计的合理性,积累资料为经验类比提供条件。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隧道新奥法施工设计由于其设计理念的特殊性和隧道作为地下工程不可预见的因素较多,其设计与施工是同时进行,相互作用和影响,不可割裂的。其设计不是施工前一次完成的,是通过施工的进展,不断的修正完善的过程。因此施工过程中的监控测量和信息反馈就显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黄成光《公路隧道施工》人民交通出版社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高压旋喷灌浆技术在崂山水库围堰工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论文:光面爆破技术在宝塔山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地质论文
最新地质论文
读者推荐的地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