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山东安丘锁头山铁矿床地质特征

时间:2011-04-23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1号矿体为锁头山铁矿床主矿体,其资源量占矿床探明资源量的88.46%。
关键词:锁头山铁矿床,地质特征
 

锁头山铁矿位于安丘市红沙沟镇锁头山,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4′,北纬36°14′。矿区处于华北地台的沂沭断裂带内,沂水—汤头断裂、安丘—莒县断裂之间,汞丹山断隆西北部。该矿床成因类型属于鞍山式铁矿,矿体主要赋存在泰山岩群柳杭组内。论文参考网。柳杭组(Ar3tL)总体呈带状NE向展布,厚约150m。论文参考网。岩性主要为角闪变粒岩、黑云变粒岩,夹角闪石英片岩、磁铁角闪石英岩、透闪片岩等。

1.矿体特征

锁头山铁矿由10个矿体组成,矿体在柳杭组中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串珠状分布,尖灭再现分支复合现象明显。矿体延长一般70~660m,延深25~150m,最大延深390m;厚度1.02—31.81m,平均4.49m,厚度变化较大。矿体产状与围岩片麻理基本一致,走向18~50°,一般40°左右,倾向SE,个别矿体局部倾向NW。矿体倾角较陡65~85°,一般70°左右。矿床平均品位TFe 32.41%, mFe 17.88%。1号矿体为锁头山铁矿床主矿体,其资源量占矿床探明资源量的88.46%。

1号矿体: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沿走向长660m,总体走向40°,倾向SE,倾角70°。向NE分为两支(①-1、①-2)并逐渐由宽变窄至尖灭,向南西合为一支,并与②号矿体呈尖灭再现关系。矿体最大厚度31.81m,最小厚度2.14 m,平均厚度11.27m,厚度变化系数74.25 %。矿体平均品位:TFe为32.74%,mFe为18.03%,单样品最高品位TFe35.74%,mFe25.34%,品位变化系数TFe8.56%,mFe84.58%。

2号矿体:位于锁头山南西,①号矿体南侧,呈透镜状、似层状,沿走向长140m,斜深25m,厚2.56m,走向为40°,倾向SE,倾角71°,矿体形态简单。单样品矿体TFe品位最高33.94%,平均32.90%,mFe最高19.92%,平均18.39%。

2. 矿石特征

1)矿物成分

金属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其次为黄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角闪石、磷灰石,还有少量碳酸岩矿物、云母、斜长石、绿泥石等。

磁铁矿:含量16%~30%。他形粒状,少许呈半圆形粒状,粒径0.3mm以下,不等粒,主要分布于角闪石中,少数分布于石英间,集合体呈浸染状~条带状分布,构成矿石的条带状构造。

黄铁矿:含量3~5%。他形粒状,粒径0.25mm以下,星点状分布于磁铁矿边缘与磁铁矿共生。

磁赤铁矿:含量1%左右。他形粒状为主,零星分布于磁铁矿晶粒间或边部,交代磁铁矿而成。

石英:含量20%~45%。呈不规则粒状,粒径多在0.1~0.3mm间,近等粒,分布于角闪石条带间,集合体呈层状。晶粒间紧密镶嵌,晶内也常包裹有纤状角闪石。

角闪石:含量30%~50%。他形~半自形柱状,粒径1.2mm以下,不等粒,定向~半定向排列,集合体呈薄层状或条带状,部分被黑云母交代,见有铁质析出。

2)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比较简单,主要有粒状变晶结构、柱状变晶结构。矿石中磁铁矿、石英及少量的黄铁矿等呈不规则粒状分布于矿石中,组成矿石的粒状变晶结构。他形—半自形柱状分布的角闪石及少量的呈短柱状分布的磷灰石等矿物组成柱状变晶结构。

矿石构造主要为条带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矿石中的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集合体之间各自呈薄层状相间排列,构成矿石的条带状构造。磁铁矿呈浸染状分布于角闪石中构成浸染状构造。

3.矿石工业类型

锁头山铁矿床平均品位为TFe32.41%, mFe17.88%。矿石中TFe含量<50%,需要进行选矿,按矿石中TFe的含量划分,矿石工业类型为需选铁矿石。

矿床磁性铁(mFe)对全铁(TFe)的平均占有率为55.2%,从选矿工艺要求出发,根据磁性铁(mFe)对全铁(TFe)的占有率,矿石类型为弱磁性铁矿石。

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各矿体矿石中硅酸铁(SiFe)、硫化铁(SfFe)和碳酸铁(CFe)三者的质量分数之和各矿体均>3%。矿床平均之和为10.28%。ω(mFe)/ω(TFe- siFe- sfFe- cFe)= 80.79%,小于85%,为弱磁性铁矿石。

4.矿床成因

新太古代鲁西地区沉积了一套巨厚层含泥、铁质细砂岩夹硅铁质岩含铁砂质建造,构成了是铁质矿物的主要来源。经海水搬运迁移,铁质矿物得到了初步富集。论文参考网。在铁矿形成过程中,本区经历了三期变质作用。第一期以进变质为特点,达低角闪岩相,属于中偏高温变质作用之角闪岩相;第二期变质作用属退变质。地体的推覆抬升,温度与压力增高,普遍表现为退变质,该期变质作用较为普遍,具有过渡特点,一般表现为高绿片岩相;第三期以更低的退变质为主。属于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为低绿片岩相。在区域变质作用下,铁质进一步活化富集,形成泰山岩群柳杭组层状含铁变质岩组合。

含铁角闪辉石岩形成于新太古代早期。为超铁镁岩浆结晶晚期分异形成的富Fe、V、Ti元素的残余岩浆进一步冷凝而成,矿石中金属矿物磁铁矿、钛铁矿呈浸染状充填于脉石矿物辉石、角闪石晶间,由于岩浆活动金属矿物局部集中形成矿体。

综上所述,本区铁矿是在含铁砂质建造的基础上,经区域变质作用,使铁质进一步富集形成层状铁矿体,矿床类型属“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床。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内蒙古科右前旗巴根黑格其尔锌矿床地质特征
下一篇论文:山东省苍山县前大窑铁矿床西矿段地质特征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地质论文
最新地质论文
读者推荐的地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