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大学毕业论文

从词中之“花”看如花词人_李清照

时间:2011-06-10  作者:秩名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婚姻虽有“赌书消得泼茶香”(纳兰容若《浣溪沙》)的琴瑟和乐,但由于赵明诚数次羁宦在外,除了同居青州的十年,夫妻二人常聚少离多。这对于感情丰富、爱情专一的女词人来说必然要忍受寂寞相思的煎熬。古人没有今天这样发达的通讯方式,可以在几秒钟之内群发几十条“某某某某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的求爱短信。古人只能在纸笺上写信,然后“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秦观《踏莎行》),等着那蜗牛一样传递的书信传来回音。

然而正是这遥远时空的阻隔,正是这“相聚时难别亦难”(李商隐《无题》)的客观条件的限制营造了相思生长的空间,使之得以蔓延,得以成熟,使得相思的红豆更加明艳,更加醇香。女词人囿于空闺,白日迟迟,长夜漫漫,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于此良辰美景奈何天思情缠绵,“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柳永《蝶恋花》),昨夜“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今宵依然是独自把酒东篱黄昏后,细长的金丝菊不堪白露的侵袭李清照,正如憔悴的词人不堪相思的折磨,眼前所见心中所想幻化重叠,喟然低叹一句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遂成千古绝唱,岂非偶然?岂非必然?

从屈原在《离骚》里吟唱“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到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二十首》其五),菊花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成为高洁脱俗、清贞不屈的精神品格之象征,为历代文人学士所使用,但具体的意象使用中依然透露着各位文人学士的独特个性与风神气质,比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是孟浩然的隐逸生活;“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李白《九日龙山饮》)是李白放旷、浪漫又有些轻谑的诗人情趣;“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其一)是杜甫深沉真挚的忧国情怀;“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是杜牧壮志难酬之下的狂放超逸;“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是司空图“典雅”的审美追求;而“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部第后赋菊》)则是黄巢的英雄豪气。细细检阅,南宋以前诗词中菊花意象多为此类“言志”之诗作所使用,即使有些词作中出现,也只是衬托背景、渲染气氛、暗喻节令的道具,如“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晏几道《蝶恋花》)、“殷勤留语采香人,清尊不负黄花约”(贺铸《踏莎行》)等。直到李清照的词作中,菊花才首次作为一个象征爱情相思、隐喻憔悴思妇的意象出现,这应该视为菊花意象在诗词使用中的一个质的裂变与扩张,它大大丰富了菊花意象的审美内涵,拓展了其应用空间,使菊花意象在隐者雅士豪杰等男性隐喻的单一向度中突围出来,具有了女性细密缱绻的相思情愁的特质,为长于描写爱情相思的词体增添了纤瘦、明丽而又清贞、芬芳的一个倩影。此后,在南宋词人的作品中,这个“倩影”开始频频出现并在读者心中留下“她”迷人的光彩。如“蓬山路杳,蓝桥信阻,黄花空老”(蔡伸《两地锦》)、“黄花心事一帘尘。但频忆,小腰身”(史达祖《燕归梁》)、“红叶无情,黄花有恨,孤负十分秋”(陈允平《酹江月》)等,这些词句中“黄花”(即菊花)意象的立意均应该溯源到李清照。正是这样一位女性词人,以她在独特环境独特生理、心理背景下的敏感与自觉将眼中黄花、心中思情及客观环境中的强烈的主体存在意识打并于一体,融合成一朵别具风韵的意象之花。

然而虽是人比花瘦,幽思如暗香盈袖李清照,词人此时依然是身体健康、生活安定的少妇,她依然对自身周遭的一花一草充满珍爱,以诗意的眼光打量自己的现时处境,期待着与心爱的人同享花样年华。在“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小重山》)的好黄昏,她满怀希望地深情呼唤自己的丈夫“归来也,著意过今春”中国论文网。这时期的词人虽有离愁相思,却无家国之忧,她只是一朵临风的菊花在自己爱情的栅栏里执着地守望,等待那远在天涯的采菊人归来的脚步与温暖的爱抚。她不会想到将来有一天她会在同样的黄昏时分,独自把酒,却是风急雨细,远方已无可待之人,自己也飘泊异地,曾经的希望与旧梦已如满地的黄花堆积,再无一瓣心香可供采摘,再无一点明亮的爱的光线可守,只有“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声声慢》)的忧惧,而“得黑”之后还有更长的黑暗隧道在虚空中等着她独自穿行。

四、“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梅,拈花无语的凄凉晚景与红尘零落的浮世悲哀

在各种可堪寄情的花木中,笔者以为,李清照最爱梅。虽然词人以咏梅为关键词人已经是四十六岁的嫠妇,红颜不再,家国不再,身边那双为她簪花的手也已不再,她已“萧萧两鬓生华”,站在晚来强劲的冷风里,她已深深明白,生命里那些明亮的日子已一去不返,她的岁月里将不会再有梅花可看,对于一个曾如花朵般自由开放的女人,对于一颗曾如花朵般含芬吐芳的诗意心灵,这样的岁月无疑是一个绝望的海洋,没有边际。

此后两年,也就是绍兴二年(1132),四十八岁的词人再嫁张汝舟,仅百日即离异。对于此事,文学史上抑多扬少,大多数评论认为词人晚节不保,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个阴暗的尾巴。少数评论认为清照再适非偶,值得同情。笔者以为李清照,以上两种评论都不足以深刻揭示身兼一位伟大的词人、一个平凡的女人两重身份的李清照晚年心态。对于一个身陷绝望境地的女人,一朵失去爱的呵护的憔悴花朵,或许黑暗里冒出的一只小舟就成了她摆脱痛苦困境的最后幻想,她伸手抓住了。即使后来事实证明这只小舟是只阴险的破船,几乎让她有覆舟的厄运,我们能因此认为她当时犯了错误,甚至失了节操吗?而当词人一旦辨明对方市井小人的真实嘴脸,她那超凡脱俗的秉性立即抬头了,她冰清玉洁的人格自尊让她当机立断与之离异,她不苟求声名的稳妥,也不苛求世人的理解,这正是一枝经历了风雨的花朵在夕阳的映照里放射出的迷人光彩。

西方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4]215。中国文人从庄子开始,就已经明确地知道人应该顺应本然生命,达到生命与自然的一体化,在这种天人合一的交融中使自身的存在诗化、艺术化,使个体的生命历程成为一次充满机趣的逍遥游。李清照,一位造物恩赐、钟灵毓秀的美丽女性,一位凝聚中国千年文化精魂的词人,在其跌宕而不失绚烂与静美的一生中,自觉不自觉地将其饱满的灵性才情、敏锐的生命感悟如雨露般浇灌于花香世界。花朵里渗透了她的人生志意、情感体验及审美情趣。或温暖明亮、或清冷飘零,她那纤细、睿智的心灵的触角与这大千世界的每一次碰触都飘散出淡淡的花香,弥漫于每一个读者汇聚而成的历史长河。终其一生,词人李清照都是一朵令人仰慕爱怜的女人花。


[参考文献]
[1]华镬彦·花间集注增订本[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2]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褚斌杰,等·李清照资料汇编[G]·北京:中华书局,1984·
[4](德)马丁-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M]·北京:三联书店,2005·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作品—读者”:文学中心范式的迁移_接受美学
下一篇论文:刍议英语歧义现象_词汇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大学毕业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大学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大学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