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长期以来,研究如何从母语习得中寻找出促进外语学习的因素一直是语言学家,心理学家以及一线教育工作者经久不衰的追求。从传统的解决办法, 即“如何教”到“如何更好的促进学”以及近年来研究者们的注意力开始深入转向了“从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各种个体和环境因素入手”,来为外语学习寻求出路。本文通过对母语习得理论的解析,以及对母语习得与外语学习的各种差异的对比分析, 来引出再外语学习与教学中学习者和教育者应该借鉴母语习得的地方,以期对这一领域的学习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母语习得 外语学习 启示
通过研究母语习得过程及其各种影响因素来探求如何更好地外语学习,一直以来是语言学家和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随着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的兴起,其研究深度和广度也不断扩大,研究成果也不断丰富,从理论上的宏观描述,逐渐深入到的微观本体性的因素的研究。本文重在分析母语习得与外语学习的不同,来寻求母语习得对外语学习的启示。
一. 母语习得的理论解释
母语(第一语言)习得理论从多,但最有代表性的是:行为主义,先天论和认知论。
行为主义(Behaviorism)代,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Waston, J.B.)和斯金纳(Skinner,毕业论文发表B.F.),他的代表作《言语行为》(Verbal Behavior)(1957)集中反映了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观。 认为语言这种行为跟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是通过习惯养成而学会的。儿童习得母语主要经过模仿—强化—重复—成形四个步骤。例如,小孩学会说“杯子”这个词,可能就是听了大人指着“杯子”这种物体发出“bei zi”的音,以后当他再次看到杯子时,就模仿说“bei zi”,说得越接近成人发音时,就会受到鼓励,即得到了强化。这样小孩子就逐渐在生活中习得了用于交际的语言。受这种理论的影响,在二十世纪初,外语教学方法是风靡全球的“直接法” 和“听说法”。这两种教学法的理念是:“使学习者通过反复的模仿和练习所学的句式,就能习得一种习惯,从而获得所学的语言”。这种机械的学习方式,使语言的学习方式变成了“操作性技能”学习的模式,学语言如同学自行车一样,只要学习者反复操练,就能得到这种技能,而且一劳永益,一旦学会就会终生不忘。但是后来无数的研究表明,语言并不是一旦学会就永生不忘的,语言耗损的研究就是其有力的证明。但是,这种理论却无法解释:“小孩为什么能够说出从来没有听过的新句子”。于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遭到了以乔母斯基为代表的“先天论”的强烈攻击。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