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加入收藏 | 设为论文网 |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发表

“浸入式”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探索

时间:2016-07-07  来源:  作者:佚名

【摘 要】本文从学生对行业认识,教学改革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分析了该专业现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将传统的应用于外语教学的“浸入式”教学移入到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中来。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在教学课堂上多种教学方法并用,为学生营造模拟工程实际的学习环境,加强课外文化对专业素养的提升作用,切实寻求校企合作的有效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专业工程领域的学习和实践环境,引导他们从被动的接受逐渐转变到主动探索,化学习的知识为实践创新的工具和手段,最终达到锻炼和提高各方面能力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浸入式”教学;应用型本科;工程环境

0 引言

遍布全球的“made in China”曾令国人骄傲,但国际间的竞争压力和以及处于全球产业下游的被动地位,让我国并不满足于此。希望从“制造大国”华丽转身成“制造强国”,而制约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核心技术的缺乏 。技术创新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问题。

我校是2007年新升格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学校定位于为地方经济服务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每年为湖南省输送一批电气信息类工程技术人才,但却存在着“量大质低”的问题。近些年高校毕业生一方面专业知识基础薄弱、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又不能吃苦耐劳、钻劲不足或敬业精神不佳。因此我国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仍然存在一个巨大的缺口。如何提高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专业工程素质以及动手实践创新能力依然值得探索。

1 电气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缺乏对行业的了解

在“通过高考,考上大学”这个笼统而单一的目标指导下,使得大多数学生自觉或者被迫放弃了自己的个人兴趣,很多学生在选择专业,对专业背景及发展没有深入了解也没有真正从内心和兴趣出发进行选择,因此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茫然性。

1.2 教学改革力度不够

尽管教学改革持续不断,但一方面,传统的以继承知识为核心的讲解式理论教学模式并没有受到根本性的触动。教学内容基本依照选定教材上理论讲解,知识复习和检验依然依靠解题和考试。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很不扎实。另一方面实践教学仍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时间短、项目固定、形式简单、环节离散,学生难以进行一次系统的接近工程实际的训练。即使到工厂实习也是走马观花、敷衍了事,收效甚微。导致学生很难对这些课程的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更难以与工程实际联系起来学以致用。

1.3 具有工程背景的师资队伍缺乏

目前高校教师以高学历高学位为主,青年教师从校门出直接又从校门入,几乎没有工程实践经验。近几年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教师教学任务都比较重,缺少进企业锻炼的机会。业界精英进学校授课教学的机会也很少。

2 “浸入式”教学概述

浸入式教学起源于加拿大,最早应用于外语教学,使学生在进行基础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始终浸泡在目标语言的环境当中,代写本科论文在长时间的熏陶和感染下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现的是一种快乐的主动学习的思想。该教学法一直被广泛用于外语教学中,但是很少应用到其他专业知识教学。将“浸入”的概念移植到本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依靠我校我院现有条件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专业工程领域的学习和实践环境,向学生展示专业技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引导他们从被动的接受逐渐转变到主动探索,化学习的知识为实践创新的工具和手段,最终达到锻炼和提高各方面能力的目的

3 “浸入式”教学理念实施

3.1 教学环节改革

3.1.1 课堂上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我国工科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演绎式教学法,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形式单一枯燥,教学效果差。因此围绕学生自主学习的多种教学方法被提出,如案例学习法,提问学习法,探究法,项目学习法等。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法相结合比单纯的演绎法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动性。比如,程控交换课程上,我院依托中兴公司的ZXJ10程控交换机为样例,按照中兴公司培训工程师的模式进行授课。通过组网成局的案例,将程控交换的知识点和工程实际结合起来。

3.1.2 工程情景的建立

“浸入式”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情景建立。比如英语学习果蔬类单词,可以放在点餐,厨房做饭,果树园收获等多种情景模式下教学;法学专业的“模拟法庭”。“卓越工程计划”一再强调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除了让学生去企业实习体现实际工程环境,在校内也应该建立模拟的工程情景环境。我院电子实习过程中的模仿生产流水线的实习方式;单片机课程设计项目式训练模拟工程师开发产品的形式展开;信息类专业实习环节让学生模拟程控组网,数据传输工程中物理配置,号码管理,用户新业务开通等环节,让他们提前熟悉角色,养成工程操作习惯。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论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进
下一篇论文:任务驱动法在《界面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热门论文